第111回:当年事,当年情,当年人,还有当年的银子_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网文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1回:当年事,当年情,当年人,还有当年的银子

第(2/3)页

么没跟来?”

      

        丹橘瞥了她一眼,干脆道:“她年岁到了,老子娘求到老太太跟前,自去配人了。”

      

        彩环还想再问‘不是还有位尤妈妈么’,绿枝已高声叫道:“小桃翠袖这两个蹄子,不过收拾几件箱笼,怎到现在还不回来?!”

      

        ……

      

        丹橘端着盘子去了正屋,临走前,想了想,又放了个红艳艳的大石榴在里头,笑眯眯的将茶水果点在屋里摆放停当,她见明兰衣着单薄,又从里头拿了件家常的月白底子雪里红梅的襦衫出来,轻轻给明兰披上,最后把屋里三盏羊皮宫灯都拨的亮些,才慢慢出去了。

      

        这些年来,明兰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一边翻看账册清单,一边摘抄些要紧处(旁人看不懂的鬼画符),嘴里还轻轻念着,顾廷烨抬头瞧了眼明兰,只觉盈盈烛火下,她玉面映红,桃腮樱唇,目色璀璨,分外好看。

      

        他握拳清咳一声,明兰抬头去看他,只见顾廷烨神情镇定,淡然道:“你明日先帮我把内书房收拾出来,要搬的东西我已交托给公孙先生,旁的不要紧,给我找两个可靠的丫头看着……最好不识字。”

      

        明兰正想说没问题,忽听到最后半句,想了想,才道:“这里的人我不熟,我的丫头全识字的,只一个小桃笨笨的,识字不多,但为人可靠,断是可信的,先叫她看着罢,回头我再慢慢物色,可靠的人不是一朝一夕可得的;这些日子……你若不嫌弃,我给你收拾书房罢。”

      

        其实重点不是识不识字,而是可不可靠;因为不确定是否可靠,所以才要找不识字的。一个识字的丫头若想偷看点儿什么,看一眼记几个字就够了,若是不识字的,那就只能夹带私联了,这样难度较高,也比较容易被捉住。

      

        顾廷烨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轻轻皱眉:“怎么都识字?你教的?有否必要。”

      

        明兰点点头,一本正经:“丫鬟们都识字,好显得我蕙质兰心。”其实当初是为了让她们看懂暮苍斋规章制度来着。

      

        顾廷烨挑眉,身上披的暗青绸袍上的暗金丝浮纹微微闪动,皎然的月白中衣更映着他俊朗澄明,他握拳抵唇,轻笑着:“不错,不错,盛大才女,给为夫的磨个墨罢。”

      

        明兰笑着过去给他磨墨,一边故意苦着脸,摇头晃脑的叹气:“牛刀呀牛刀。”

      

        顾廷烨看的呵呵直笑,望着明兰皓腕如雪,研磨的动作缓慢幽美,不由得微微怔怔,过了良久,直至明兰磨好了浓浓一砚墨要坐回去时,他才一把拉住明兰,静静问道:“你,没什么想问的吗?”

      

        明兰莫名,呆呆道:“问……什么?”

      

        “府里。”顾廷烨道,“你没什么想知道的吗?”顾府情势诡异,是个人都看得出来,她这几日居然什么都没问。

      

        明兰明白他的意思,目光清澈:“原本有的,但老太太说,有了不懂的先别紧着问,先自己想想看;这样会显得我很聪明。”

      

        顾廷烨冷峻的眉头也松了下来,不禁一笑:“好好好,你冰雪聪明,那说来听听罢。”

      

        明兰扯开顾廷烨抓自己的手,拖过一旁的小杌子来坐下,轻轻道:“……当初刚见你家里人时,我第一个觉得奇怪的就是年纪。第一,过世的公爹是长子,作为侯爷世子,公爹成亲只怕只早不晚,可是,煊大哥哥和炀大哥哥的年纪比煜大哥哥大出了好多。这是为何?”

      

        顾廷煜只有二十八岁,且上头没有兄长,可是四房五房的长子,顾廷煊和顾廷炀却都有三十三四了,迄今为止,大房嫡孙只有顾廷炜的儿子,两三岁的小豆丁贤哥儿一个。

      

        而四房和五房呢,别说打酱油了,顾廷煊的大儿子看酱油铺已是绰绰有余,而顾廷炀的大女儿已够年纪当酱油铺老板娘了。

      

        顾廷烨眼神渐渐发亮,嘴角含笑,明兰看着他,不无叹息道:“我想公爹定是与第一位太夫人鹣鲽情深,情意极其深重。”

      

        顾廷烨脸色慢慢沉了下来。

      

        这句话不是随便说的,推演其中意思,若老侯爷对第一位秦夫人感情很深,那么对紧接着嫁进来的白夫人就不会很接受,而对现在的秦太夫人,则会爱屋及乌。

      

        顾廷烨轻轻搂过明兰,挨在怀里,轻声道:“小时候我曾听五婶说起过头位太夫人,说她与父亲青梅竹马,情深意重,因她体弱多病,父亲自请圣命去戍边,好躲开京中的长辈罗嗦干涉;如今的太夫人更常把她挂在嘴边,说她美貌高贵,端雅温慧,心慈柔弱,是位世间难能岂及的好女子;父亲,更是记了她一辈子。”

      

        明兰撅了撅嘴,她伏在男人怀里,淡淡道:“第二个不明白的地方,是太夫人的年纪。”她明显感觉男人肌肉一紧,接着道,“从太夫人的属相来看,她今年四十四岁,你出生之时,她已有十九岁,一年后嫁入侯府是二十岁;也就是说,头位秦夫人亡故之时,她也十六岁上下了,这……是怎么回事?”

      

        如果老侯爷真对第一位秦夫人感情那么深,想要寻秦家女儿来续弦好照料顾廷煜,那时就可以娶秦太夫人了,为何中间要隔上一个白夫人?

      

        明兰觉到顾廷烨身体的僵硬,慢慢爬起来,看着他的眼睛,坚定却轻声道:“当时,公爹有什么理由,非要娶婆母不可么?”这个问题有些难堪,却是如今一切问题的根源。

      

        顾廷烨久久盯着明兰,不知说什么好;这些年来,顾廷烨心中沉懑,可却始终家事难言,真到要说时,也不知从何说起;明兰并不问半句,却见微知著,很清楚的看明白了一些事情。

      

        明兰从没见过顾廷烨这幅神情,冷峻的眉毛高高挑起,眼窝深陷入阴影中去,眼神很阴郁,很危险,却又带着淡淡了然,似乎无可奈何,过了半响,他才慢慢开口了:“我外祖那边是海宁白家,你听说过么?”

      

        明兰很想表示一下仰慕之情,可她真没听说过白家,海宁那儿最有名的是一门七进士的陈家,父子三翰林的赵家,以及前任阁老的徐家,另外还有些宿著的世家大族,反正没有白家,于是,明兰只好老实的摇头。

      

        顾廷烨自嘲的笑了笑:“自然没听说过,白家既非世族,也非书香,乃是,盐商。”

      

        明兰愣了,士农工商,他老妈来自最低等的商家也就算了,反正还有儒商,义商,可却是商家里让人看不大起的盐商,这个……怎么向白家表达敬意倒是蛮困难的。

      

        顾廷烨接着道:“你可知盐商家里什么最多?”

      

        “盐。”明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当即引来一个指节在脑门上敲起。

      

        她立刻捂着脑门轻呼道,“银子!是银子最多!”

      

        顾廷烨屈着修长的食指和中指,似笑非笑的瞪着明兰,她就不能严肃伤感些么。

      

        明兰心有余悸的看着那两个犹自弯曲的手指,怯怯道:“你可别说,你爹是为了银子娶你娘的!”商人地位低微,哪能要挟权贵。

      

        “正是为了银子,说出去也没人相信。后来我仔细查了一番,才知道前后。”顾廷烨沉下面孔,放下手指搭在膝盖上,眼神阴冷:“那一年静安皇后过世,武皇帝忧愤过度,性情忽转狂暴多疑,杖毙了许多宫妃婢女不说,还赐死了当时的皇贵妃,且诛她全族。当时皇贵妃的族叔恰好分掌户部,武皇帝使人清算后,查出户部欠有三百多万两的亏空,俱是多年来权爵功勋所为;原本也不是什么动摇国本的大事,慢慢把银子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