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倒数第五_骗了康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七章 倒数第五

第(2/3)页

心想,罚的是真金白银,最能令人感到肉疼。

  这座九华书院,名为帮助读书人考取功名的胜地。实际上,处处都有搞钱的狠招。

  “怎么会这样?”张廷璐真的很关心玉柱的名次,以他对玉柱水平的了解,再怎么样,也不可能倒数第五吧?

  邬思道冷笑道:“多半是秦先生觉得玉柱太早交卷了,故意而为之的吧?”

  俞鸿图仔细的想了想,说:“恐怕是书院缺钱花了吧?”

  玉柱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是,他故意揣着明白,装起了糊涂,啥也没有说。

  从顺治元年,到如今的康熙四十四年,大清已经立国一个甲子以上。

  然而,现在的整体社会氛围,依旧很微妙。

  在四九城里,旗人瞧不上汉臣,且旗人占着上风。

  到了江南这边,正好倒转了过来。除了已经入仕大清的官宦子弟之外,民间的江南学子们,普遍瞧不上旗人。

  如果,让一个旗人在月试中名列前茅了,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九华书院想拍旗人的马屁。

  这么一来,九华书院以后还怎么面向江南的读书人,扩大招生?

  九华书院若想持续性的发展壮大下去,离不开江南士林的鼎力支持。

  在现实的舆论压力和生源压力之下,哪怕玉柱再有真本事,书院的月考也只能委屈他了。

  玉柱心里暗暗一叹。以前,他无法理解康熙为何要在财源重地的江南,大兴瓜蔓抄。现在,设身处地之后,他豁然开朗。

  在江南的读书人之中,舆论普遍不利于鞑清!

  其实这种民间的舆论气氛,玉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扬州十日,江宁一日,徐州一日,镇江两日,苏州和杭州各一日。

  尽管,干坏事的大多是降清的原明军,但是这笔帐依旧可以算在鞑清的头上。

  鞑清的军队干了这么多坏事,掌握着南方舆论的江南士林,怎么可能对鞑清有好看法呢?

  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

  戴名世的《南山集》案,其实,源于一个并不美丽的误会。

  康熙四十八年的会试第一名,也就是会元,正是戴名世。

  当时,士林普遍都以为,戴名世理所当然的成为今科状元。

  不料,殿试张榜,都察院左都御史赵申乔之子赵诏熊,竟然成了当科状元。

  既然状元出乎众所意料,江南士林不免议论纷纷,认为是位高权重的赵申乔,暗中作了手脚的结果。

  平心而论,亲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