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批斗大会 (完)_醉迷红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批斗大会 (完)

第(3/3)页

侯践踏国法规矩的理由。国法至圣,乃民之根基。

  王子犯法,尚与庶民同罪,宁侯焉敢践踏律法?”

  贾环冷笑一声,道:“这才是混帐话!

  国法,是为天下公平公正而设。

  当百姓依法理而行,却不得伸张冤屈,不能求得正义时,这国法,就不算国法!

  只能算是一些人,倚之作威作福,摆弄百姓的玩意儿。

  有何神圣可言?

  况且,连陛下都爱民如子,视百姓之事为国之头等大事。

  可那些官员,却因为黄理等人为儒教大家,根出同源,生出偏袒庇佑之心,枉顾百姓罹难。

  这等官员,自身便在犯法,有何资格再执法?

  你问问天下百姓,可愿等那些官员幡然悔悟,再来为民做主?”

  “不愿!!”

  “不愿!!”

  “天子圣明,宁侯公正!都是那些坏了心的读书人,惯喜欢作威作福,欺压我等百姓良民!”

  “哪来的混帐东西,还想让我们去受恶人的欺负?”

  “对,那些恶人欺负我等时,怎不见你们出来主持公道。我看,你们的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呸!狗东西!”

  贾环哈哈一笑,看着被万人斥骂的面如死灰的士子,道:“你们若当真心怀正义,愿意为民出头,自然是好的。

  可你们扪心自问,你们是真的心怀正义,要为民出头,还是因为看到你们儒教大家黄理被抓,怕失了你们儒教的颜面,才拼命想出头的?

  你们读书时尚且如此,日后做了官,又怎肯一心为民做主?

  本侯送你们一句诗,望你们好自为之: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

  “噗!”

  “哈哈哈哈!”

  “宁侯大才,端的好诗啊!”

  百姓都有一颗大心脏,方才义愤填膺,这会儿子却又哈哈大笑着调侃起贾环来。

  贾环谦虚的朝四面拱拱手,笑道:“诸位父老乡亲抬爱,论才华,小子其实比李太白还差一根小拇指头的!喏,一丢丢!”

  “噫……”

  十数万人的鄙夷声,差点把贾环冲一跟头。

  见贾环气急败坏的想找人比划,百姓愈发大笑,也真心喜欢上这个为民做主,且没有架子的侯爷。

  如过节一般一阵热闹后,贾环拱手道:“若无其他事,诸位都中的老少爷们儿,婶子大娘们,咱就各回各家去吧!

  本侯还要回宫给陛下交差,他老人家最关心的就是百姓事,如今怕是等急了。”

  周围百姓一听,又是一阵歌功颂德,可就是他娘的不散场。

  贾环见之郁闷,还想再说两句,就见一身着员外服的中老年男子上前数步,行了一礼后,高声问道:“宁侯,您奉陛下旨意除奸杀恶,小民等无不心存佩服和敬意。

  唯愿吾皇万岁,宁侯亦公候万代!

  只是,小民有一事想求宁侯解惑。”

  贾环听此人声音中竟也蕴着内劲,声传四方,显然武道不俗,便眉尖轻挑,看向董明月。

  董明月悄悄摇头,暗自戒备。

  贾环却愈发有趣,道:“不知老丈所问何事?”

  那员外大声道:“小民姓李,贱名一个钟字,乃江南商贾。因一年到头来总要往返于都中做生意,携带大量银两不便,便将银子存于大龙钱庄。

  昨夜,宁侯将大龙钱庄抄家关门后,小民手中的大龙银票,便成了一张废纸。

  小民敢问宁侯,小民手中的银票,该如何处置?

  还能否换回些许银两?

  哪怕不能全换回,只要五成,就是三成也行啊!

  小民不是为了自己,只是数目太大,若是寻不回,小民一族就要彻底败亡。

  还请宁侯明鉴!”

  李钟说罢,人群中又挤出一些身着员外服气色难看的商贾,纷纷跪地诉苦求情,又眼巴巴的看着贾环。

  贾环想了想,大声笑道:“你们真是想多了……”

  下方商贾闻言,登时色变,面色惨然灰败者,甚至大哭者都有。

  就听贾环继续道:“本侯知道,有黑了心的王八蛋四处造谣,说陛下和本侯之所以抄了都中所有的钱庄,是因为朝廷缺银子,所以搜刮民财。

  这种混帐谣言,居然也有人信!

  本侯当着天下万民的面,给予诸位担保,你们手中的银票,一成折扣都不会打,该是多少,就是多少!

  两个月后,可以去大秦银行,凭银票兑换银两。

  如果兑换不到,诸位也可操办一场批斗大会,请万民做主,来批斗我贾环!”

  原本都心中惨淡,放弃希望的商贾闻言,激动的差点没跳起来。

  倒是李钟,有些将信将疑道:“为何要等两个月后?”

  贾环坦然道:“手中持有银票的人很多,不止都中有,大秦五湖四海皆有,要等他们来后,一并办理,否则,事情太过拖沓繁杂。也请诸位转过手中持有钱庄银票的人,两个月后,到大秦银行兑换银子,为期亦是两个月,过期请恕不候。”

  “好说好说!”

  绝境逢生后,一些商贾哪里还会拒绝,尽管他们连大秦银行在哪都不知道,却不妨他们先答应下来。

  他们也不信,贾环会当着那么多百姓的面说谎。

  唯有那李钟却仍旧苦笑,道:“宁侯不知,小民此次带了大笔银两进京,存于大龙钱庄,就是为了参与十天后,宁侯举办的玻璃方子拍卖会。

  如今银子被套住,银票却要到两月后才……”

  贾环一扬手,道:“本侯也认银票,一样交易!”

  李钟闻言,眼睛一亮,一躬到底,大声道:“宁侯高义!”

  这时,还有些不信贾环之言,但不敢多言,原本也没准备参与玻璃方子拍卖的商贾们,齐齐围住了李钟。

  而贾环,笑的愈发高兴。

  东风已来,大事成矣。

  ……

  PS:三更毕!求订阅!!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