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关于本章含有大量科普因此建议谨慎订阅的那些事儿》_走进不科学最新章节更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二章 《关于本章含有大量科普因此建议谨慎订阅的那些事儿》

第(2/3)页



  这个实验第一次精确测出电作用力与距离的关系,指数偏差不超过0.02。

  后来法国人库伦通过实验验证了他的发现,从此关于电荷间的受力规律被称作库伦定律。

  而与库伦的扭秤实验相比,卡文迪许的同心球实验不但更早,而且还要更精确。

  虽然说后世的测量精度已经到了10的-16次方量级,但用的也依然是卡文迪许的实验原理。

  如果他把这个成果发表的话,我们今天见到的库伦定律可能就要换名字了。

  另外。

  卡文迪许还第一个提出了电势的概念,指出了电势与电流的正比关系。

  由于当时没有测定电流的仪器,卡文迪许就把自己的身体当做了实验仪器。

  根据身体的麻木感觉来估计电流的强弱,发现了导体两端的电势(差)与通过它的电流成正比。

  这也就是我们物理课本电学章节中的欧姆定律。

  同时卡文迪许与法拉第共同主张:

  电容器的电容会随其介质不同而改变,与插入平板中的物质有关。

  他也据此提出了介电常数的概念。

  并且因为做了太多的电学实验,他还提出每个带电梯的周围都有“电气”,这与电场理论是很接近的。

  够牛叉了不?

  这还没完呢:

  在一次偶尔的实验中,卡文迪许意外发现了一个情况:

  一些金属与酸反应,会产生一种“可燃空气”。

  这种“可燃空气”,就是氢气。

  只是当时对于这种反应生成的气体还没有普遍的认识,罗伯特·波义耳统一称所有的生成气体为“人工空气”。

  但卡文迪许却不认同。

  他坚持认为这就是一种新的物质。

  于是他便用现在最常用的排水集气法,收集到了一些氢气。

  经过干燥和纯化处理后,他成功测定了氢气的密度。

  当然了。

  这个实验最重要的并不是测定氢气密度,而是发现两种气体混合竟生成了水。

  这在当时可引起了不小的争论,因为化学界普遍地认为,水是组成万物的元素之一:

  当时的“四元素说”,包括水、土、气、火,认为水已经没法再分解了。

  卡文迪许甚至因此被剥夺了部分爵位,年收入顿时骤减到了相当于现在的五六千万。

  嗯,五六千万。

  真是个悲伤的故事——卡文迪许出生在一个大家族,由于站队选对了的缘故,基本上和财阀无异,所以卡文迪许才能做那么多的实验。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

  卡文迪许还发现空气中约有1/120的气体几乎不发生反应,这也就是稀有惰性气体。

  而惰性气体是啥时候真正被发现的呢?

  答案是卡文迪许嗝屁一百多年后:

  1895,拉姆塞用钇铀矿发现了氩气,并证实了卡文迪许当年的天才推测。

  而除了以上诸多贡献之外。

  卡文迪许最出名的便剩下了扭秤实验。

  不过说来比较有意思。

  反倒是卡文迪许最著名的这个扭秤实验,偏偏被世人误解了。

  他用的扭秤实际上是米歇尔设计的,也就是先前提过的米歇尔神父,卡文迪许并不是真正的发明人。

  米歇尔去世后,装置几经易手,方才送到卡文迪许手中。

  接着卡文迪许将装置进行了几番精细的改造,才开始了进行长达25年的测量。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

  他用扭秤测量的也不是什么引力常数。

  他其实是打算为当时热门的天文学研究去测定地球的密度和质量,同时验证引力存在罢了。

  这个实验的操作方式并不复杂:

  首先在静止状态下用光线照射小镜子,光便会被反射到一个很远的地方。

  这时立马标记光被反射后出现光斑的位置。

  随后物体之间有引力,因此只要在扭秤边上的两个铁球A、B附近,再放置两个质量一样的铁球C和D。

  那么A就会和C之间产生引力F1,B和D之间便会产生引力F2。

  两股引力的大小不同,有些类似后世的拔河。

  所以此时的扭秤便会微微偏转,反射的远点也会移动较大的距离。

  根据卡文迪许的实验记录。

  他测算出的地球密度为水密度的5.481倍,也就是5.481克每立方厘米。

  这与现今21世纪的数据相比,仅有0.65%的误差。

  至于万有引力常数G,卡文迪许其实并没有计算出来,毕竟那时候的认知体系依旧没有完全健全。

  但他的实验记录中,计算G的数据已经相当齐全了,却是只是一个概念认知而已。

  就算是现在的高中生,都能轻易地就能够算出引力常数,而且相当精准。

  所以后世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最终还是决定将测出引力常数G的头衔授予了卡文迪许。

  其实以卡文迪许的才学,如果他选择将成果公布,他的名气肯定比现在要大得多。

  如果非要找原因的话。

  大概是因为上帝在描绘他的智慧上花费了过多的笔墨,以至于无法给他绘出更美好的性格吧。

  比如他虽腰缠万贯,却常年只穿着一件褪色的天鹅绒大衣,戴着过时的三角帽。

  性格孤僻、沉默寡言的他,几乎不敢与陌生人和异性交谈。

  就连与自己聘来的管家沟通,他也只通过传纸条等方式来避免尴尬。

  他是伦敦银行最大的储户,但他对财产却完全不管不问。

  几十年间,都只让投资顾问购买同一种股票,至死不变。

  仆人的父母发烧,他直接给了相当于后世三十万的医药费。

  并且他还不止一次的在与友人的信件中吐槽过钱太多,不知道到底该怎么花。

  其实类似卡文迪许的大佬历史上也并不少,例如高斯也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高斯死后留下一堆手稿没发表,此后的50年,谁能解释他的手稿谁就是大牛。

  视线再回归原处。

  整个卡文迪许扭秤实验的核心,说白了就两个字:

  放大。

  卡文迪许在实验中一共使用了三次放大:

  一是变力为力矩,放大了力。

  二是利用几何光学中,平面镜转动θ,反射光线转动二倍θ这一定律,放大了角度。

  三是利用变角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