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4.6K)_走进不科学最新章节更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三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4.6K)

第(3/3)页

  月莲等几位府中高阶仆役也都隐隐约约得到了消息,叽叽哇哇的窃窃私语。

  后来徐云上街逛了一圈,发现路上不少人跟后世的谜语人似的,和熟人见面便是“嘿,你听说了吗?”

  另一人见状,则会很神秘的指了指天空,齐齐扬起一道尽在不言中的笑意。

  等到了当天夜里。

  送信回来的张三像是九十年代卖电子表的小商贩似的,贼兮兮的拉着徐云袖口,张口便是“王哥儿,太后薨了....”。

  又过了一晚。

  次日一大早。

  铛——

  朱雀大街上,京兆府的仆役撞响了丧钟,太后之死正式布告天下。

  根据《礼记·王制》的规矩。

  天子去世后要七日而殡,七月而葬。

  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则是三日而殡,三月而葬。

  其中太后的待遇和天子有些类似,七日而殡,五月而葬。

  不过周礼有这种要求,主要是因为要选择墓地和占卜落葬的吉日。

  外加给各地诸侯赶来出殡的时间,所以相对会比较冗长一点。

  当然了。

  还有一种传闻是古人想借此看看死者会不会复活,这个说法就属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了。

  等到了宋朝。

  皇帝的下葬时间缩短到了3-5个月。

  太后的下葬习俗则改成了第三日小殓,第五日大殓入棺,一到两个月后便可下葬。

  什么?

  你问夏天这么酷热,遗体为什么不会发臭腐烂?

  原因很简单。

  太后或者皇帝的遗体在未大殓的时候,尸床下是要放冰块的,并且要源源不断地进行补充。

  另外梓宫未奉安前,无论是殡殿还是陵墓周围都要用一层层草木灰,木炭,竹席等围绕包裹。

  这些材料从一定程度上起到隔绝空气,隔绝湿气的作用。

  同时。

  宫里负责殡葬的防腐官们,还会把遗体放在专门的精油里浸泡一段时间,打个蜡啥的。

  等正式入殓后,棺材外还会刷满49层漆——当然了,49层是皇帝的待遇,太后的待遇由于某个笨蛋作者查不到的原因,就讲究着看吧。

  如果再遇到一些丧心病狂的,还会在棺椁内填充水银,看上去贼掉san。

  虽然老苏由于已经致仕的缘故,他只要在大殓当日到场外加献上祭词。

  但这毕竟是一件很敏感的事儿,故而老苏也丝毫不敢怠慢。

  因此第二天的三人小课堂,头一次出现了只有小李一人到场的情况。

  课堂里。

  看着乖乖听讲的小李,徐云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字:

  “李姑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知识,叫做地形雨。”

  小李眨了眨眼睛:

  “地形雨?”

  徐云点点头,道:

  “不错,地形雨是世界降水形式中的四大大降水方式之一,其余三个则是锋面雨、对流雨、台风雨。”

  “地形雨之所以有这名称,乃是因为它是受地形的阻挡作用而引发的一类雨。”

  “当湿润气流遇到山脉等高地阻挡时被迫抬升,气温便会降低,最终形成降水。”

  “形成降水的山坡正好是迎风的一面,故而这山面,就是迎风坡。”

  “这类雨在形成之前的形象普遍非常令人,犹如天倾地覆,比如唐代许浑在《咸阳城东楼》中,便有写过一句描写地形雨的诗。”

  “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

  ...........

  注:

  华为荣耀60,华为nova9,小米11,小米10s,红米k40,有用这几款的读者吗?目前暂定五选一,大家给点意见呗?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