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一些漫不经心的说话,将疑惑解开~(8.4K)_走进不科学最新章节更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六十二章 一些漫不经心的说话,将疑惑解开~(8.4K)

第(3/3)页

ma末态小鼓包的本征值,却是+1。

        这就有些奇怪了.....

        而就在陆朝阳皱眉思索之际。

        他的耳边忽然传来了一声轻咦——由于个人习惯的原因,他并没有戴耳罩:

        “咦,这份数据是怎么回事?”

        陆朝阳下意识的转过头,发现克里斯汀此时正嘴里叼着笔,紧蹙着眉头盯着面前的屏幕。

        见到陆朝阳朝自己看来,这姑娘便把屏幕朝陆朝阳一转:

        “嘿,陆,你来看看这个。”

        陆朝阳朝她那儿探了探脑袋。

        发现她屏幕上的报告和自己正在看的并不是同一份,而是编号2200433的文档。

        结果刚扫了两眼,陆朝阳便也忍不住眉头一掀:

        “这是......”

        与他手中那份报告的内容截然不同。

        克里斯汀手中的这份报告本征值是正常的,但它却是标量场的表达式!

        此前提及过。

        标量场是无法描述费米子的,描述费米子自旋的只有旋量场。(见455章)

        这就很奇怪了......

        随后陆朝阳想了想,把自己的数据终端也递给了克里斯汀:

        “克里斯汀女士,不瞒你说,我这边也发现了一份异常报告。”

        克里斯汀抬头与他对视了一眼,取过终端看了起来。

        过了片刻。

        陆朝阳的耳边再次响起了克里斯汀的声音,不过这一次,这个大咧咧的姑娘语气罕见的有点紧张:

        “陆,你还记得你之前的那个猜测吗?”

        陆朝阳顿时一愣。

        几秒种后。

        他忽然想到了什么,用食指点了点桌上的算纸:

        “你是说之前的那个谜语人...咳咳,那个可以在1tev区间成立的理论模型?”

        克里斯汀重重点了点头:

        “没错,如果套用那个理论的话,这个现象似乎就存在可以被解释的余地了......”

        陆朝阳脸色变幻了一会儿,他再次低头看了几遍报告,最终皱着眉头叹气一声:

        “.....似乎还不够,能量尺度上还是差了一些,不,应该说差了很多。”

        “想要让那个理论模型能够解释这个现象,还需要其他新证据。”

        “要不然....现场这些大老早就表态了——你以为聪明人只有我和你一个吗?”

        克里斯汀闻言再次翻开了早先的算纸,拿起笔在上头计算了一会儿,方才幽幽说道:

        “的确,差了最少两个数量级。”

        正如陆朝阳所说。

        发现这类异常的学者并不在少数,毕竟现场拢共有上千号人呢,其中诺奖得主都有小二十位。

        或许一时半会儿没人能够完全想通数据异常的前因后果,但发现异常并且想到思路的却绝非一人两人。

        当然了。

        还有有些学者则考虑的没那么深。

        在确定数据正常后,很快便有人按下了代表粒子存在的投票按钮。

        第一排处。

        看着屏幕上显示的14票确认0票反对的进度条,潘院士的表情依旧显得很澹定。

        毕竟这种场合下,指鹿为马拒不承认的做法没有任何意义,反倒会让自己的风评受到影响。

        此时此刻。

        潘院士和威腾等人真正在意的,同样是少数几份报告中展现的问题。

        毕竟证明一种粒子是否存在的流程很复杂,不是说确定它被捕捉到就完事儿的了。

        粒子的自旋、cp性质、属于那种粒子,构成态是什么.....这些都要进行探究。

        “奇怪了.....”

        威腾左手环在胸前,右手大拇指抵着下巴,皱眉道:

        “我们已经收到了39份异常数据,虽然对粒子存在这个结论没有任何影响,但这个异常情况却不能忽略。”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

        在他身边,潘院士、周绍平以及杨老,此时的表情也同样有些疑惑。

        由于信号实时传输的缘故,早先科院的超算后台只能优先验证粒子存在与否这个大问题,至于鼓包类的小异常肯定是没法面面俱到的。

        所以即便是潘院士和侯星远...或者说就连的负责人卡洛·鲁比亚,他们事先也都不清楚这么个情况。

        过了片刻。

        胡特夫特眼神微动,慢慢举起了手,说道:

        “各位,我有个想法,这颗粒子会不会是类似x17粒子那种情况呢?——我是说模型而非事例哈。”

        威腾顿时一愣:

        “x17粒子?”

        x17粒子。

        这是一个很具话题性的微粒。

        这是几年前匈牙利科学院的atomki项目组公布的一个事例。

        当时他们宣称在氦原子跃迁和铍-8衰变的过程中发现的新粒子,其性质接近一类预言中的玻色子。

        众所周知。

        新的玻色子代表新的相互作用,所以当时很多文章就大肆渲染人类疑似发现了第五种力。

        但实际上呢。

        在后续多方的验证中,没有一个机构复现了这个现象。

        同时atomki项目组在此前也曾经公布过多次骇人听闻的‘重大发现’。

        比如他们在2001年就宣称发现了9ev的新粒子,在2005年宣称发现新粒子引起的多个粒子的异常举动、在2008年宣称发现12ev兆电子伏特的新粒子等等.....

        但以上这些发现至今都未被第二次复现过。

        所以atomki项目组在业内,也被戏称为网红项目组。

        但另一方面。

        虽然x17粒子这个事例大概率为假,但它的模型还是比较有参考性的。

        它的表现形是电子偶素的激发态,质量介于电子偶素的基态和π0介子之间。

        理论上电子偶素的电子动量达到了某个突变态,确实可能引起某些异常数据。

        不过很快。

        现场对粒子模型研究最深的希格斯便摇了摇头:

        “不太可能,杰拉德,如果是x17粒子的类似原理,那么它必然要先衰变产生正电子-电子对。”

        “而正电子若是生成,那么必然在1.022mev这个区间可以看到部分迹象,但很遗憾......”

        说着希格斯便指了指报告的某个空白处:

        “这里并没有正电子生成的信号。”

        特胡夫特凑上前看了一会儿,默然的点了点头。

        希格斯说的是对的。

        也就是说......

        x17粒子的模型,并不适用于现在这个情景。

        那么这个异常又是什么情况呢?

        就在现场气氛有些低沉之际。

        希格斯的耳边忽然响起了一道声音:

        “啊咧咧.....好奇怪哦。”

        ........

        注:

        医生那边叫我住院,难顶,其实感觉人还好来着.....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