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翁同的意外。_走进不科学最新章节更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八十二章 翁同的意外。

第(3/3)页

了不少。

  他先是热情的与二人握了手,互换了联系方式和微信,又介绍了童怀军的身份。阑

  当然了。

  翁同前后态度截然不同的原因并非是看不起徐云。

  而是因为两家人上一代的关系在那边,加之徐云又把翁同的宝贝女儿给忽悠成了工具人,翁同显然不可能拿对潘院士的态度去对待徐云.....

  随后一行人很快离开候机大厅,在停车场处上了等候在此的商务车。

  翁同父女和童怀军坐一辆,徐云与潘院士陆朝阳坐另外一辆。

  至于重力梯度仪这些设备嘛......

  它们自然是先一步便抵达了庐州,在一些不可描述的人员的护送下秘密送到了科大。阑

  一个半小时后。

  两辆商务车来抵达了科大校内。

  下车后。

  潘院士没有带翁同和童怀军去酒店办理入住,而是直接带着他们来到了东区理化路的一间实验室内——这个动作表明了一个态度,事情非常重要。

  小翁同学也因此被留在了外头,但徐云却被允许跟了进来。

  这间实验室位于分子量子调控研究室周围,建筑只有一层,但内部的设施却很先进,排布着大量的精密仪器。

  这种外表低矮但内部别有洞天的建筑在理工大学校内很常见,翁同和童怀军在金陵大学内也见过不少。阑

  此时实验室的中央处正摆放着一架稀奇古怪的设备,通体漆黑,看起来像是个缩小了好多倍的雷达。

  见到这台设备后。

  饶是翁同见识匪浅,此时脸上也不由冒出了一个问号。

  诚然。

  从今天科院请自己和童怀军前来的目的不难判断出,这台设备在职能上应该与测绘相关。

  但它的原理、名称这些东西,翁同确实就一无所知了。

  不过翁同的疑问并没有持续多久,潘院士便给出了解答:阑

  “翁教授,和您介绍一下,这台设备就是我们通过盘古粒子为原理,研制出的新型重力梯度仪。”

  翁同眨了眨眼:

  “重力....梯度仪?”

  随后他与童怀军对视了几秒钟,两人都从彼此的目光里看出了一股茫然。

  毕竟他们都只是文科生,对于探测方面的认知仅限于遥感探测——所有文科专业中,可能也就地信方面的从业者听说过重力梯度仪这玩意儿了。

  就像很多鲜为人同学,在此之前对重力梯度仪同样一无所知.....

  接着翁同想了想,以遥感的经验提出了几个问题:阑

  “潘院士,不知道这台设备的探测精度与探测深度是多少?偏移矫正的时候,人为的干扰因素有多大?另外土层的含水性对设备的干扰情况又是如何.....”

  翁同的这些疑问都是地面遥感探测的核心问题,在以往的探测过程中,各种因素经常会对结果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

  举个例子。

  对于一般的低频探测来说,一根电话线就可以干扰结果,把凢凢的小牙签给你探测成读者老爷的擎天柱。

  此外还有水层以及裂缝宽度分辨率,都属于经常会出现失真的数值。

  例如此前三星堆5号坑的探测过程中,就曾经出现过裂缝宽度探测失误的情况,险些让手脚架超过载重塌房。

  而在翁同对面。阑

  潘院士面色平静的听完了翁同的疑问,随后走到重力梯度仪的桌边拿起一份报告,返回原处递给了翁同:

  “翁教授,您看看这个。”

  翁同抬起眼皮看了眼这位赫赫有名的院士大佬,接过报告看了起来。

  结果没看几眼,他便讶异的抬起了头:

  “潘院士,这是......”

  潘院士的脸上扬起了一丝笑意,给出了一个肯定的答复:

  “没错,这是我们在离开蓉城之前,对三星堆遗迹的一次梯度探测。”阑

  “根据探测结果,我们发现了两个全新的...祭祀坑。”

  “虽然更深入的挖掘计划还要经过上层的审批,但根据表层的一些初步挖掘迹象判断,我们的检测结果不存在任何的问题。”

  .....

  注:

  哭了,我妈毫无征兆的又给我安排了一场相亲...明天我争取保底更新,反正月初说过,字数不达标不论任何原因月末都会爆马甲。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