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两弹齐爆的可能!_走进不科学最新章节更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四十八章 两弹齐爆的可能!

第(3/3)页

序列实在是太浪费了。

  随后陆光达又和大于聊了一些内容,便将大于的手稿收到了自己的文件包,将大于连人带本子一同卷出了李觉的办公室。

  虽然徐云很想将构型核验的过程再写一章...错了,是再旁观一次,奈何自己的小命要紧,于是他最终还是很识趣的没有掺和到这个话题中去。

  一天半后。

  理论组方面传来回复:

  经过理论组骨干的详细推导,大于设计出来的构型没有错漏!

  大于构型在紧急被列入国家最高机密的同时,氢弹应用相关的环节也被正式加入了交接棒组会的分配清单。

  半天之后。

  十月十七号下午三点。

  组会正式召开。

  不过这次组会的召开地点并不是在理论组的计算室,而是在徐云没怎么来过的一分厂。

  早先提及过。

  221基地有18个分厂,其中涉及到应用生产的主要是1246厂:

  一厂区建有九个工号,主要承担核装置系统的研制和试验,核弹头等工作。

  二厂区建有九个工号,主要承担高能炸药研制、生产试验和总体装配工作。

  四厂区建有十个工号,主要承担环境条件试验研究。

  六厂区是爆轰试验厂,主要承担爆轰试验、测量、安全、环境影响等实验。

  中间的三厂区为炸药仓库,五分厂则是废品处理厂,算是衍生体系的一环,但和具体的生产没太大关系。

  另外二分厂由于负责总体装配,所以路径上与外界是直接相连的,因此很多时候也会承担迎来送往的任务。

  在过去这段时间。

  徐云主要的工作地点在于理论部的各个项目组,顶多就是偶尔去六分厂...也就是爆轰试验场看看研究进度,所以一二四分厂确实没怎么来过。

  基地的一分厂是一片占地面积很广的工业园区,其中可以看到不少大型的冶炼设备,有些建筑甚至有四五层高——徐云此前在基地见过最高的建筑也不过三层而言。

  它对外的身份是,也是整个221基地生产环节的心脏。

  交接棒组会召开的地点位于一分厂左侧的一栋小楼三层,由于高度问题徐云上楼的时候还体验了一次人力吊篮:

  他躺在一个巨大的簸箕里,三楼窗户边一群大汉喊着号子将他从地面提到了三楼,看起来跟螺旋升天似的.....

  开会的这间屋子面积大概有上百平米,此时内部坐了大概有三四十号人,徐云约莫认识其中一半。

  比如说原实验组的主任、化名王京的王淦昌。

  又比如现任玉清...也就是原子弹项目组实验部主任、两道一星的功勋朱光亚院士。

  另外便是一分厂的质量检查工程师王有庚、调度处处长王鹏等等。

  徐云甚至还见到了不久前被调到基地的传奇女院士王承书,在之前串列式静电加速器的时候徐云曾与她有过一些交集。

  不过剩下的一半徐云就不太认识了,毕竟如今基地的部门繁多,徐云不可能人人都喊得出名字。

  但从这些人可以出现在这间屋子里就不难看出,他们一定是可以信赖的同志。

  十分钟后。

  眼见人都到的差不多了。

  原子弹项目组实验部主任朱光亚便迅速站起身,环视了周围一圈,开口道:

  “好了,各位同志,请安静一下。“

  唰——

  现场顿时落针可闻。

  朱光亚则轻轻朝众人点头致意,说道:

  “各位同志,今天请大家到场的目的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没错,在理论部同志们的不懈努力之下,原子弹的设计图纸已经正式出炉了!”

  话音刚落。

  啪啪啪啪——

  台下顿时响起了一阵自发的掌声。

  虽然现场众人基本上都已经事先听说了这个消息,但在从朱光亚嘴里说出后,每个人的内心依旧不可遏制的爆发出了一股狂喜。

  小半分钟后。

  待掌声稍歇,朱光亚便又继续开口了:

  “而今天咱们召开这场组会的目的,就是为了具体落实零部件的生产任务。”

  “当然了,在分配任务之前,我还有一个好消息想要告诉大家,那就是......”

  朱光亚忽然顿了顿,目光转移到了自己左手边的几张面孔上:

  “在很多同志们的不懈努力下,毛熊那边给咱们挖的坑....也就是气体交换膜的生产工艺,已经在五天前得到了修正!”

  “换而言之......”

  “如今咱们已经掌握了气体交换膜的正确生产技术,而且全程靠的是....国产理论!”

  ...........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