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马兰基地与那一个人......_走进不科学最新章节更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六十章 马兰基地与那一个人......

第(3/3)页

        整个马兰基地的面积多达1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浙省的总面积大小——核爆有个破坏半径,这个面积的量级可以承载300万吨当量的核爆冲击。

        但正因如此。

        罗布泊的地理位置堪称与世隔绝。

        在没有卫星导航定位的这个时代,无论是进入还是离开基地都很容易迷失方向。

        有时候哪怕是数十人的车队,都很可能跑了几个小时才发现自己走错了路。

        兔子们为此甚至还付出了不少代价。

        马兰基地正式成立时间是在前年的6月13日,基地负责人是赫赫有名的核司令张将军。

        他的儿子张旅天曾将父亲的一生归纳为一段话:

        八年抗战,淮海鏖兵,长江飞渡,上甘岭前令美帝丧胆;

        辽东演军,西陲踏勘,戈壁马兰,蘑菇云腾挺中华脊梁!

        张将军当时带领了一批刚打完半岛战争没几年的老兵来到了罗布泊,亲自带队筹建起了马兰基地。

        整个过程的艰辛自不必说,最令人遗憾的是

        在罗布泊基地的建立期间,一共有124位同志失踪在了各种任务途中,其中光是基地建立之前寻找水源的过程中,便有43人下落不明。

        在这种环境里。

        下落不明这四个字,基本上与死亡无异。

        他们当中有80%的人连一张黑白的集体照都没有留下,只有孤零零的名字被刻录在纪念碑上,至死都在戍卫着自己热爱的国土。

        由于某些问题,即便是光环也不可能让徐云穿越到今年之前。

        因此对于这部分烈士,徐云只能从情感上对他们表示哀悼与敬意。

        或许是因为话题沉重的原因。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车内三人几乎都没怎么出声谈话。

        顶多就是在车子翻越天山的时候沈愿符提了一嘴,徐云和陆光达客套的回了几句话罢了。

        八个小时后。

        徐云所乘坐的吉普车面前,缓缓出现了一座大型基地的轮廓。

        很明显。

        马兰基地到了——其实马兰基地距离乌市机场只有350公里左右,车队正常行驶只需要六个甚至五个小时出头。

        不过考虑到徐云的身体情况以及部分专家舟车劳顿,沈愿符便刻意降了些速。

        好在柱州这地方不同于内陆,即便是晚上八九点天都未必会暗,因此车队在降速后倒也没遇到太大的问题。

        随后随着距离的拉进,这座基地的外观也越来越清晰了起来。

        不同于221基地的工业化风格。

        马兰基地给徐云的感觉就一个字:

        大。

        基地内几乎没有三层以上的建筑,建筑群只有几簇,其余的建筑之间距离都很远。

        与此同时,基地内正有大量的战士在用铁锹锤子等工具平整着基地,应该是在加固地势。

        还有一些战士则在进行着日常训练,再远一点的位置上甚至还能听到一些枪响。

        沈愿符则驾着车一路向前,又开了接近半个小时,才停到了一处小楼之外。

        小楼的高度只有两层,不过横向面积不小,周围的墙壁上还写着一些标语,看起来应该是办公地点。

        此时此刻。

        小楼外正站着十多位年龄各异的男男女女,其中领头的是一位穿着军大衣、鼻翼开阔的中年男子。

        刺啦——

        待车子停稳后。

        陆光达打开车门从中走出,徐云的助理牟方东则带着三位首都特卫将徐云的轮椅抬了下来。

        与此同时。

        军大衣男子也带着众人来到了吉普车附近,主动朝陆光达伸出了手:

        “光达同志,欢迎来到马兰基地,咱们有些年没见了吧?”

        陆光达同样客气的朝他伸出了手:

        “张同志,咱们有快两年没见了。”

        军大衣男子的左手用力在陆光达手背上拍了拍,接着说道:

        “来,光达,你们舟车劳顿,我先和你介绍介绍这几位同志吧,大家认识完你们就先去休息,具体的事儿咱们明天再谈。”

        陆光达自无异议。

        他们从221基地出发到现在已经过去了14个小时,其中大半时间是在路上颠簸,不少同志已经萎靡的跟进去贤者时间似的了。

        这种情况下硬要工作其实也可以坚持坚持,但效率必然会很低,工作过程中也很可能出现失误。

        而任何细微的失误,都可能会让这次实验功亏一篑。

        因此与其这时候硬着头皮强行坚持,还不如先去休息休息明天再战,磨刀不误砍柴工嘛。

        眼见陆光达没有意见,军大衣男子便指了指身边一位发际线略高的男子,说道:

        “光达,我先和你介绍一下这位同志吧,这位是魔都来的地质学家,名字叫做.”

        “彭加木。”

        (本章完)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