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由科大始,自科大终_走进不科学新手钓鱼人最新章节列表免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六十九章 由科大始,自科大终

第(3/3)页

面积是25万平方米,也就是25公顷或者说0.25平方千米,修建规模上仅次于明成祖的长陵。」

        虽然此时潘院士并不在面前。

        但徐云依旧忍不住用一侧肩膀和耳朵夹着手机,双手在面前比划了起来:

        「永陵地宫的深度大概在地面15—30米左右,目前遥感探测的结果是一个「甲'字型,最底层有七个坑室,并且大多积水。」

        「但客观来说,这种探测存在一定精度和准确度的偏差,也就是有可能在更深处存在有一个或者多个未被发现的墓室。」

        「而我们「谛听'项目组负责的是正是重力梯度仪关键的测绘模块,目前盘古粒子的寿命已经被顺利延长到了四个小时。」

        「虽然四个小时距离疆域性的巡航还有很长很长的距离,但对于一块占地面积0.25平方千米的地宫来说,时间是完全足够的。」

        随后徐云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

        「老师,咱们先退一万步,且不说永陵之内是否有《永乐大典》或者未发现的下层地宫。」

        「单是对于其他文物的考古发掘,重力梯度仪的重要性也是无可忽视的—它的精度比遥感探测要高两到三个数量级。」

        「毕竟当初定陵的发掘工作,实在是一桩梦魇与耻辱,此次的永陵无论如何都不能再重蹈覆辙了。」

        潘院士闻言默然。实际上。

        作为一位智商远高于常人的聪明人,潘院士自然不难听出徐云最后那个'耻辱'二字的深层含义。

        当年定陵挖掘的失败不单单是华夏考古学界的耻辱,同样也是郭沫若先生人生的一大遗憾。

        虽然郭沫若先生其实并不是定陵挖掘的首倡者,只是建议发掘的六人之一,后世在定陵失败这事上对郭老的评价有一定的甩锅情况—因为郭沫若先生在六人中名气最大。

        但不能否认的是。

        郭沫若先生在那件事上确实要负担一些责任,并且不可推脱。

        而郭沫若先生又是科大的第一任校长,所以这事儿看似和科大无关,但背后却有着千丝万缕的瓜葛。

        徐云和潘院士作为科大学子,此番自然也有义务去「还债'。由科大

        始,自科大终。

        这也算是一个完整的宿命轮回吧。

        随后潘院士在电话对头沉默了整整小半分钟,才说道:「好,我明白了,等我消息吧。」

        说完,潘院士便挂断了电话。

        徐云则继续在床上坐了一会儿,习惯性的看了看热搜、虎扑、第一版主以及雪梨社区。

        接着便下床穿衣洗漱去了。

        待洗漱完毕后,徐云也没离开房间。

        而是直接从迷你吧里拿了碗泡面,慢悠悠的泡了起来。上辈子是高端酒店菜单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丽思卡尔顿这级别的酒店迷你吧价格普遍都贵的离谱,四块钱的雪碧能给你卖到二十块,五块钱的泡面30都算是便宜的了。

        不过好在徐云这次的住宿的科院签单,不需要自己出钱,他也就可以腆着脸奢侈一番了。

        十分钟后。

        吃完一桶泡面的徐云揉了揉肚子,琢磨着要不要再来一桶。然而就在此时,他的手机忽然响了起来:

        「如果天黑之前来得及,我要挖了你的眼睛~~~~」徐云一看屏幕,来人赫然便是潘院士。

        于是他连忙将再来一桶的想法打消,再次接通了电话。片刻之后。

        潘院士的声音从电话对头响了起来:「小徐,你现在在酒店吗?」

        徐云下意识一愣,不过还是答道:「嗯,在房间呢。」

        「那就好,你准备一下,一个小时后出发。」「出发?去哪里?」

        「西昌。」注:

        昨天扫《nature》看到了一篇论文,doi/10.1038/s41586—022—05629—6,在太阳系内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行星环,洛希极限不适用这个情况,很多理论危险了....

        话说我有个想法啊,以后每个月发个免费单章分享一下当月《nature》和《iee》上我感觉有意思的论文,大家会感兴趣吗?会不会觉得影响阅读节奏?

        感兴趣的在这里扣个1。不感兴趣的在这里扣个2。

        如果反对读者超过10%,我就不搞了。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