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二章 载入史册的答辩(上)_走进不科学新手钓鱼人最新章节列表免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三十二章 载入史册的答辩(上)

第(3/3)页

,并以《华夏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十七条、十八条以及二十条为法理依据,现准许徐云进行结业答辩。”

    “如答辩通过,将授予答辩人硕士学位,并准许其开展下阶段研修”

    “本次答辩由徐云本人进行内容陈述,答辩时间建议不超过三小时,答辩过程将全程进行影像及文字纪要,影像将在结束后上传至教育部及中科大档案处,文字内容备份于《走进不科学》第832章.”

    潘院士洋洋洒洒的介绍了一遍答辩规则,徐云全程在一旁当起了乖巧.JPG的表情包。

    五分钟后。

    潘院士内容介绍完毕,语气顿了顿,对徐云说道:

    “答辩人,请将你的毕业论文交给答辩委员会吧。”

    参加过答辩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在正式答辩之前,答辩人的论文通常都会先经过几轮审查。

    比如说校审、外审以及盲审。

    其中校审一般在校内进行,通常由所属学院的老师进行审核,有相应要求,只要你在老师上厕所的时候炸粪坑基本都能过。

    外审和盲审则是由第三方单位进行,其中外审通常有导师跟进,也就是把你的论文发到外校的导师手里评议。

    盲审则要严格很多,这是由教育部主持的审核,伱不知道你的论文会送到谁的手里,审稿人也不知道自己审核的是谁的论文。

    换而言之。

    大多数情况下,答辩论文的内容在答辩之前就已经公开了,评审们知不知道内容完全取决于他们想不想先了解。

    但徐云这次却不一样。

    除了潘院士和陆朝阳之外,没有任何人事先了解徐云的论文内容。

    这其实有点不符合常规情况,别的不说,外审这个步骤就是一个99%硕士答辩要走的环节了。…。。

    但没办法,谁让徐云在科院那儿的地位不一般呢

    随后在潘院士的指示下。

    徐云将打事先准备好的论文交到了潘院士手里,由潘院士发到评审手中,徐云本人则去讲台上调试起了U盘。

    “.”

    看着潘院士递来的论文,薛其坤院士先是用手指感触了一番厚度,微微点了点头。

    硕士学位论文的规范要求是3万字起步,也就是三十页左右,实操上大概是60-90页。

    博士论文则通常在150-200页之间,如果图表多的话扩到300也正常——大多数情况下文科的页数会比理科多。

    顺带一提。

    学术圈最长的博士论文出自历史学家约阿希姆·舒马赫之手,他在康斯坦茨大学答辩的时候拿出了一篇2654页的论文

    徐云这次准备的论文大概有600页左右,姑且不论内容质量,至少态度上还是做的比较端正的。

    薛其坤很清楚科院领导对徐云的期待,倘若徐云只拿出一叠60页的论文,那么薛其坤绝对立马就会将徐云拉入黑名单——理科论文页数反馈的其实是课题难度,能用60页解答的课题能有啥质量?

    随后薛其坤扶了扶眼镜,看起了论文标题。

    “《有关高温超导现象机理的探讨》.”

    “嘎??!!”

    注:

    之前有同学猜到了常温超导,为啥不多拓展一下思路想到高温超导呢,太可惜了呀

    今天已经顺利落地深圳,明天去南科大,应该有机会线下见一见薛其坤院士

    (本章完)

39314705。。

...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