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坑人的恩科_抢救大明朝最新章节更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37章 坑人的恩科

第(2/3)页

百字以上。五经义四道,每道三百字以上。

  第二场、试论一道三百字以上。判语五条。詔誥表内科一道。

  第三场、试经史时务策五道。

  而怎么收商税的问题属于时务策,应该摆在第三场再考,可现在才第一场,怎么就拿出来了?

  另外,这题目也不对啊......哪有直接问怎么收商税的?这题目怎么做啊?《文献通考》和《大明会殿》上也没有答案啊——这策论本来是要考查考生博古通今的能力,需要考生通读史书,以及当朝政书。可是两耳不闻窗外事,没有什么实际工作经验的举人们往往做不好策论。所以到了后来,考生们只读《文献通考》和《大明会典》,一古一今两部著作来应付考试了。

  另外,大明的科举考试虽然有三场。但是真正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其实是第一场,也就是“四书义”和“五经义”。

  读通了四书五经(五经也不必全通,可以选一门为本经重点研究),做好了八股文章,高中的可能就很大了。至于后面的论判和诏、诰、表不过就是写点官样公文,没啥大不了的。而策论,差一点的就是应付,好一些的则是吹牛。

  一般情况下策论在省试中并不受重视,过得去就行了。只有到了殿试时,策论好坏才会成为决定进士名次的关键——崇祯皇帝就是最喜欢这种吹牛文章的,每一篇都会仔仔细细地看。发现吹得好的,就当成有什么大贤提拔重用......

  可再怎么重视,也不能把策论摆在四书五经前面,更不用说还是一道怎么捞钱的策论!

  ......

  怎么收商税?

  这题目到底要不要好好做呢?

  考棚里面,松江才子罗大公拎着毛笔的右手都抖起来了!

  这是因为激动,也是因为害怕!

  之所以激动,是他认为黄宗羲多半不会好好做这道题——黄宗羲啊,那可是坚决和阉党作斗争的忠臣孤子!他会赞成严征商税,与民争利?这不可能......既然黄宗羲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