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大奸商,大债主_抢救大明朝最新章节更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64章 大奸商,大债主

第(2/3)页

符合泉商、徽商财团的要求。

  朱皇帝也很懂这些“土财主”的心思,所以就因势利导,开办银行,发展债券市场,建设新兴的工商业城市,以吸纳“土财主”们过剩的资金。

  有了更多的投资渠道,大财主们的资金就不会蜂拥而入农田市场去和真正能够经营农场的资本家抢夺土地了。

  而一个“稳健”的债券市场,也少不了一定程度上的抄卖——没有人抄卖,交易就会极度萎靡,交易萎靡,流动性就差。没有了流动性,债券的收益率就必然会上涨......而平西军、朔方军这样的方镇,根本承担不了太高昂的利率。

  所以在第一期平西藩债和第一期朔方藩债上市之前,抄卖活动的布局实际上就已经开始了。

  由于这两个藩债的兑现条款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都是撤藩才能兑现本金!

  而且这个“撤藩兑现”是由大明朝廷以圣旨大诏的形式提供了“全额不可撤销担保承诺”的,以朱慈烺的信用度和大明朝廷如今的财务状况,这份“全额不可撤消担保承诺”是完全可以相信的。

  所以两个藩债还本是有保证的,问题只是什么时候还?

  在还本有保证但无期限的同时,两个藩债的票面利率又过低,年利率只有百分之六。

  这个利率搁在后世已经相当不错了,但是在17世纪可不行......17世纪是贵金属货币的时代,没有核动力印钞机,连蒸汽动力的印钞机都没有,连手工印钞机都没有!

  所以“资金市场”是卖方市场,全世界的利率都偏高。百分之十都是很良心的利率,百分之六的资金成本简直跟白给一样!

  在利率偏低的情况下,两个藩债上市即破面值是肯定的!

  而跌多少,就是由“撤藩预期”的高低所决定的......

  如果两个藩镇马上就要撤了,那么债券的“含息价”完全可能高于面值。

  如果两个藩镇100年后才会撤,那么债券价格可就跌惨了!

  所以这两期藩债的条款设计的非常坑人,黄江和苏生这两个银行家真是太奸诈了......在以后的青史上,他们两个都是不要脸的大奸商!

  “涨了,涨了,又涨了......隔壁海商行挂出的牌价已经到了60两了!”

  “60两啊......昨天才40两啊!一天时间就涨了二分之一啊!”

  “还要涨!怎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