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三年平辽,五年定北_抢救大明朝最新章节更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61章 三年平辽,五年定北

第(2/3)页

北漠南和辽地这两块。

  在宋朝以后由辽地出兵,历史上有三次入主中原,其中一次没站稳。

  而从漠北漠南出兵,一统天下则是一次。

  起于江南而有天下也是一次。

  咱大明已经有了江南,那就先取东北,然后由山海关打进来,同时再从东南起兵北伐,南北夹击,这应该很容易吧?

  而且明军还可以利用制海权优势,直接打山海关......山海关距离盛京有七百里,距离北京也是七百里。所以清军无论从北京还是从盛京出兵,都必须拖着七百里的后勤线!

  只要实际指挥过大军作战,就会知道七百里陆上后勤线的消耗有多大了!

  如果用马车运输,七百里的粮食送达率(要留下回程的马料),差不多就在三成左右。

  也就是运出一万石,运到前线将士手里的粮食最多只有三千石......这还是没有遭到敌方任何拦截,而且运输人员足够负责的情况下,能够达到的理想数据。

  而明军那边,则可以利用水运达到一个很高的送达率——只要不翻船,送达率完全可以达到九成几!

  光是比送达率,明军就能立于不败......以克难新军模范师的战斗力,不说打败同样数量的清军,打个平手然后坐下来对峙总没问题吧?

  要知道模范军中可没多少马,而清军的八旗兵随随便便都是一人双马!

  所以两军一旦在山海关一带对峙,清军的后勤压力足够让多尔衮吐血......

  这下黄得功算是服气了!

  虽然是纸上谈兵,但是史可法谈得很有道理啊!

  “督师,”黄得功一脸服气地说,“这三年平辽,五年定北可行啊!咱们不如联名给太子上奏,提出此策,请太子在登基后出动新军渡海征辽,而咱们则出兵取中原、北直,定叫多尔衮头尾难以相顾!”

  “就依黄总戎所言,我等联名上奏!”

  史可法也颇为得意,目光在大堂中缓缓扫过,将一张张满是敬佩表情的面孔都收入眼底了。

  现在就看朱慈烺到底是不是明君了?如果他真的有看上去那么英明,就一定会采纳这个建议的。

  ......

  “纪御史,本官的府邸实在有点简陋,招待不周,还请海涵......”

  就在史可法和山东、淮北的众军阀们“密谋”的时候,高杰正在徐州城外的云龙山将军府接待山东道监察御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