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9章 削藩、移藩、承包藩_抢救大明朝最新章节更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19章 削藩、移藩、承包藩

第(2/3)页

们的力量在边疆之地管军临民,镇压不臣。

  而诸藩首领也有了进退之道,还有了取利之途。而且他们移封之后,和诸藩的中下层也不会和现在这么紧密,反而要依赖朝廷的威权治理所属,将来也不可能再有唐季五代的藩镇之祸。

  而且节帅定期转任,也可以取得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效果......以后边疆诸藩,也不大会像过去的都指挥使司、行都指挥使司、军民指挥使司和卫指挥使司那般朽坏不堪。”

  他还真的看过朱三太子的奏章了——从伊宁到应天,上万里路呢!一路上多无聊啊,就看点书吧......可是传统名著《金瓶梅》看多了也没意思啊,哈尼又不在身边......所以就拿朱三太子的奏章来看看当消遣了。

  看进去以后,朱慈煾突然发现自己的三哥真有两把刷子!

  朱三太子那可是长期在边疆藩镇当家作主的,当然知道怎么管好一个藩镇。而且对明朝原本的军户体系的致命弱点所在,也是非常清楚的——明朝军户体系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农奴兵”,而在于都司卫所的官员大多来自世袭,而且很少流动。

  世袭官,又不怎么流动,时间一久就难免腐朽。腐朽之后,管理水平也就越来越差,明朝的都司卫所的战备水平也越来越低......底层固然成了苦哈哈的农奴,而由底层供养的中上层,也失去了战斗了。

  否则以明朝三四百个军卫的数量,平均5600户的卫,能有二十分之一的军户(他们总该是中上层了吧)保持强大的战斗力,也有十来万精兵......什么鞑子,什么流寇的,早就砍成肉泥了。

  对于藩镇(都司卫所)腐朽的问题,朱慈烺其实已经给出了自己的方案,就是基本上推倒重来,把原本的都司卫所基本撤了个干净,随后将容易控制,而且油水较多的地盘直辖。再用从这些地盘上刮来的油水建立了新军(雇佣军),同时建立了一个以克难勋贵子弟为核心,以九边少年军中的精英为辅助的军官养成体系。

  而在朝廷暂时管不过来,油水也没多丰厚,同时不适合设立藩国的地盘上,朱慈烺又设立了一些集权程度较高的新藩镇。

  不过他并没有仔细考虑过怎么长久维持这些新藩镇......他这个皇帝很多时候也是走一步看一步的。

  “太子、玉英,你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