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9章 危机重重啊!_抢救大明朝最新章节更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59章 危机重重啊!

第(2/3)页

明朝廷就采取了“弃淮保运”的政策,确保黄河入淮,而不让黄河和运河交叉,然后从淮北某地入海。

  这样一来,黄河泥沙年年入淮,日积月累之下,淮河河道抬升,入海口淤塞,后来为了缓解淮河水患,不得不在淮安府境内修高家堰大坝,形成了洪泽湖。而这个洪泽湖因为不断吞入淮河泥沙,已经变成了“悬湖”。一旦漫堤溃坝,淮、扬二府就会沦为泽国!

  即便高家堰大坝不溃,也只能保住淮安府的淮南部分和扬州府,凤阳、徐州和淮安府的淮北部分还是每隔两三年就一淹!

  代价之高,令人咂舌!

  如果没有北方的长期旱灾......两淮人民就自认倒霉吧!

  可是大明北方一旦出现七年大旱,淮南、淮北的农田可就非常宝贵了。因为黄河、淮河都在这一带汇合,所以这一带即便降雨偏少,也是不缺水的,主要的问题还是黄淮泛滥。

  如果能将黄淮分流,新开一条黄河入海河道。那么淮河南北的几千万亩田地就能稳产增产了......哪怕一年增个一千万石,在大灾之年,也能活人几百万!

  现在朱由检已经不怕黄台吉、李自成和张献忠了——黄台吉已经在他手底下败了两回,李自成已经是朱由检的堂姐夫了,而张献忠现在还在西安替大明朝带孩子......这仨都不是问题了。但是长达七年的“崇祯大旱”还是一个巨大的危机!

  从崇祯十年旱到崇祯十七年,而且灾情遍及北直隶、山东、河南、陕西、陕西等地。在干旱最严重的河南和陕西部分地区,许多土地都旱成沙漠了......纵览史书,恐怕都很难能与之相比的天灾了。

  现在的朱由检虽然比上辈子强了许多,有兵有将有地盘......但是他依旧不知道该怎么度过这场大旱。

  中原地区所缺的可不是几百万石,而是上万万石啊!

  所以两淮的粮食必须增产,陕西、北京的人口也必须尽可能的减少......一进一出之间,就是每年一两千万石的粮食啊!

  朱由检恨不得把北京城里那帮不能打的都发送去湖广开荒种地......饭都要没得吃了,还搞什么工商业?

  除了吃饭问题,北京还有一场大难——就是崇祯十四年、十五年的鼠疫!

  这场鼠疫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造成了北京二十万人口死亡......虽然北京城还有几十万人,但是连年的旱灾、饥荒、战乱和这场大疫却给幸存下来的人一种“末日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