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6章 泰松,你这是找打啊!_抢救大明朝最新章节更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16章 泰松,你这是找打啊!

第(2/3)页

一说?

  而朱由检上辈子见识过逆子是怎么按部就班的打造出一支强大舰队的,所以他也不会急于求成。

  而是让郑芝龙、沈廷扬、沈廷芝和汉斯.普斯特曼稳当当的推进海军发展计划。从天津海军学堂、上海江南造船局、广东香山造船局这三大海军之基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的推进。

  为了保证两大造船局的技术水平(这两大造船局其实是郑、沈两家的私产)还通过汉斯.普斯特曼、荷兰东印度公司和大明驻阿姆斯特丹的使馆,帮着从欧洲聘请了大量的工程师,还购买了样船(样船都归御海军所有,是官产)和造船的工具(机器是没有的,但是特殊工具、模具还是有不少的),还通过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地的市舶司购入了大量的暹罗柚木用于建造战船......

  因为采取了高标准、严要求、稳基础的发展方式,所以大明三洋水师的发展并不快,现在只有汉斯.普斯特曼担任总兵的北洋水师完成了六十六舰装备计划。

  而朱由检这回出巡辽东,第一是为了接管和整理平辽军;第二就是为了观看北洋水师的雄壮阵容!

  对,就这两个目的,并没有攻打奴贼或倭寇的计划。

  因为大明的天劫还没应完呢!

  根据朱由检上辈子的记忆,从崇祯十五年秋季开始,陕西、河南的旱情就有所缓解,崇祯十六年陕西、河南两省的连年旱灾基本结束,崇祯十七年......也就是甲申之变的那一年,北直隶、山西、山东的旱情从夏季开始逐步缓解。

  不过想要完全恢复陕西、河南、北直隶、山西、山东等省农业的元气,怎么都得等到崇祯十八年、崇祯十九年......而蒙古草原上的旱情,大约也是在崇祯十六年、十七年,才开始逐步缓解的。

  而且由于崇祯十年开始的“天劫”,南阳、襄阳的备荒大仓一直在往外掏粮食!

  两座备荒大仓再加上各地的官仓,每年都要拿出1300万石以上的粮食用赈灾或抛售——当然了,都不会白给的!赈粮得用当军户来换,而抛售入市则都是高价.......所以大明的国库这几年倒是一下充裕起来了!

  不过国库里面的黄金、白银和制钱并不能取代粮食。

  而没有足够的粮食储备,当然就不可能支持一场灭亡大清的战争了。

  而且蒙古草原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