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章:带兵驰援_大楚小掌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26章:带兵驰援

第(2/3)页

人阵脚大乱,匈奴大军半个月攻城,损失得只剩十万大军,被他这一招奇袭,直接歼灭数万兵马,敌军统帅被火药威力震慑,带着残兵败将落荒而逃。

  甄建带兵追击百里方停,然后进兴州城与兴州的大军会合。

  兴州全城军民欢迎甄建,是甄建救了他们,如果甄建再晚来几天,兴州只怕就灭了,不仅如此,兴州一灭,兴元府就此沦陷,毕竟兴元府的兵马已经调了近半过来,兴元府一旦沦陷,匈奴就等于撬开了大楚的大门,以此为据点,后方大军源源不断侵入大楚,后果不堪设想。

  甄建击退匈奴大军后便派八百里加急发奏疏回京城,向皇上请求,暂且先不班师回朝,他想带兵去襄阳驰援,以策万全。

  八百里加急是这个时代最快的送信方式,只数天时间,便到达了京城,皇帝收到甄建的奏疏后,龙心大悦,又是一场大胜仗,他能不高兴吗,皇帝开心之下,准了甄建所请,让他带兵去襄樊驰援,秦桓的党羽对此都持反对态度,这不是去襄樊跟秦桓抢功劳嘛,但……反对无效,皇帝坚持让甄建去襄樊。

  皇帝才不在乎是谁的功劳,他只要打胜仗,只要确保襄樊的稳固,他毕竟是皇帝,在这种时候,他想到的,只有自己的江山社稷。

  然而皇帝并不知道,此时此刻,秦桓还未到达襄樊,他还在路上呢,秦桓这一次创造了大楚史上最慢的行军速度。

  按理说,经过这么多天的磨练,秦桓应该适应了行军,但其实不是这样的,秦桓无法适应,因为他老了。

  年轻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很强,但老年人则不同,老年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都已经退化到了一定的地步,更何况秦桓是一直养尊处优的糟老头,几经折腾,生了三场病,每次一病倒,大军就要停上好几天。

  甄建已经收到了皇上让他驰援襄樊的旨意,带兵登船,乘着汉水顺流而下,去驰援襄樊,此时此刻,秦桓还在路上,不过距离襄樊也不远了。

  秦桓带兵驰援襄樊,简直就像是上西天取经一样艰难,终于到达襄阳了。

  进入襄阳地界,秦桓麾下的各路将军便开始派出斥候探马,去前方探听情况,最后探得消息,此次梁国来犯,三万水军,十万陆军,眼下梁国陆云分别包围了襄阳和樊城。

  秦桓当即便召请各路将军来他牙帐之中商议对策。

  秦桓虽然是文官,但他可是枢密使,枢密使是干什么的,专门管兵事的,也可称之为军机大臣,这也是他可以带兵打仗的最重要原因。

  大楚有规矩,每逢战事,皇上发圣旨,枢密院收到皇帝的圣旨,方能发调令,然后三衙收到皇帝的圣旨和枢密院的调兵令符,方能出兵,其实和调兵令符一起送到三衙的,还有军事图谱。

  何为军事图谱,就是枢密院一帮文官老头根据战场情况,纸上谈兵,设定下的一系列战斗指示,包括怎样安营扎寨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