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9章 弓箭之道_大唐马王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19章 弓箭之道

第(3/3)页

边走边嘟哝,“真的假的,要见陛下也不必找这个说辞。”

  魏国夫人离开后,李治在武媚娘的脸上盯着看,分辩她话里的真假,如果是假的,那她必然要马上对自己说贺兰氏。

  武皇后对他道,“陛下,这是真的,李元婴居然去而复回了。”

  “先不要说他……人到了哪里了?”

  “这可不知道,许魏安只说是快到了。”

  “怎么办?”

  “臣妾哪知道怎么办?就看陛下你怎么打算的了,如果你想见马王,便坐在大明宫等他,不想见他的话哪有什么像样的说辞?”

  李治道,“朕就连李元婴都不好见了,他既然去过了薛府,必然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明日他必会到早朝上去,万一他亲口说出这个消息来,我们也就只能顺水推舟了。”

  武媚娘知道这个顺水推舟的意思,大明宫先已经把话说在前面了,要让位于盈隆宫的皇兄,如果明日李元婴当众说出来,难道他们还能反悔?

  她说,“不想顺水推舟也须有个功夫想想怎么应对,但时间太急了。”

  李治问,“那怎么办!”

  武媚娘说,“臣妾倒是想了个法子,不知道行还是不行。”

  李治道,“你说说看。”

  武媚娘道,“请陛下巡幸东都,我们连夜走。”

  “理由是……”

  “辽东局势复杂,可以说刻不容缓了,陛下去了东都洛阳,正是抵近辽东、方便处置辽东的军情,我们既掩了人们耳目,又有了说辞。”

  李治道,“让太子监国么?”

  武氏道,“当然了呀,就让弘儿监国。马王兄即便到了长安,岂会好意思与一个七岁的小太子说什么皇位更换之事?李弘是他晚辈而且什么都不知道!再说我们在这里的话,仓促间如何能准备的周全?他若执意再追到东都去找我们,那便是铁了心了,而我们在东都恐怕也就有了些准备。”

  事态紧急万分,也许明日一早,马王和思晴便入城了。

  西乱一平,加上澎水县毁了石刻、高审行重伤致仕,盈隆宫没一点反应,中书舍人袁公瑜和内侍监许魏安专程去黔州、驳回了长孙无忌的申诉,盈隆宫也……嗯?

  李治想到他的舅舅,于是一愣,难道正是这件事惹到了皇兄?

  反正李治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想到盈隆宫他这位皇兄了,此时猛的听到“盈隆宫”三个字,他却连必要的、手足亲情的话也没时间讲两句了,他点头,马上同意了武媚娘的主意。

  这时是酉时刚入,夫妇俩马不停蹄地操办起来。

  拟皇帝巡幸东都诏、拟督办辽东军务诏,拟太子监国诏,安排随行人员,诏由英国公、太子太师李士勣协理太子监国,许敬宗、许魏安二许随驾东行。

  史官记录:显庆四年七月晦,上与皇后幸东都,命太子监国事。

  该办的都办了,不该办的跑到洛阳去办,几份重要诏书也等不及早朝时再公布,就让李弘去公布吧。

  酉时末,皇帝和皇后的行驾已备好了,大明宫的丹凤门大开,门内左右金吾仗院中各有一队金吾卫夹路而出,中间是皇帝和皇后的仪仗。

  李治本可骑马,但一来天色晚了他怕着了夜风,二来晚上匆匆出城,感觉像是逃荒,因而也和武媚娘一样坐了车,两人同乘的金辂刚出丹凤门,队伍便停下了,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许敬宗临时接到圣谕,让他入宫伴驾,此时便骑马行在队列中,不等皇帝吩咐,连忙提缰到前面来看,看是谁这么大的胆子敢拦圣驾。

  七月天黑的晚,此时西天边血染的晚霞只剩了最后一抹余韵,又被东宫高大的宫墙遮住了,丹凤门城上城下点着灯笼,皇驾的先头队列正好停在一片光亮里。

  许敬宗看得清楚,队伍的前边站了四匹马。

  有二人他一下子认出来了,是左武卫大将军薛礼和福王李元婴。有这样的两个人在这里,也难怪没听到前头开道的禁卫们呼喝。

  另外两个人,许敬宗就得辨认一番了。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