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迁都(上)_三国纵横之凉州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9、迁都(上)

第(3/3)页

归降,功必多!”

    

  心绪慌乱的张鲁言听计从,当即准备弃城难逃,又因为已经萌生降志,因此没有放火烧毁城中仓癝,只带了少数五斗米道的兵马,放弃了南郑城,沿着米仓道,连夜逃往巴地去了。

    此后,果然如阎圃所料,阎兴率军进驻南郑后,一方面深感汉中五斗米道势力盘根错节,委实难治;另一方面对巴蜀的险峻地理心生顾忌,不敢贸然进军,因此听从裴辑、高柔等人的建议,软硬兼施,既派兵攻破上庸、房陵等地,也派遣使者进入巴地招降五斗米道的天师张鲁,许以多项丰厚的承诺,这才使得张鲁及多家板楯蛮的渠帅归降南征军,一举平定了汉中之地。

    汉中虽定,但五斗米道却不可不提防。

    作为一个在巴、汉等地有广泛信徒且曾经建立起割据政权的宗教,南征军将士虽然碍于形势,不能够对五斗米道采取任何过激的措施,但鉴于巴蜀的封闭地理和张鲁等人对巴、汉士民蛮汉的影响力,纵览全局的骠骑将军府却不可不未雨绸缪。

    

  阎行和谋臣荀攸等人在看完了南征军送来的捷报和文书后,已经决定对汉中暂时采取军管的方式,给投降的张鲁、张卫、阎圃等人加官进爵,并让他们和家眷一起迁徙到长安城中,方便幕府校事就近监视。未来几年的时间里,一些重要的五斗米道信徒也在迁徙之列,骠骑将军府将软硬兼施,采用一连串的措施来消除五斗米道对巴、汉等地的巨大影响。

    关于南征将士的去留,因为南阳之战已经结束,骠骑将军府除了封赏南征有功将士,召回主将阎兴几支中军兵马外,已不急于抽调兵力巩固关中、三河,而是传令裴辑、阎规、高柔等人率军留守,并暗中联络蜀中士民,伺机进取巴蜀之地。

    裴家、高家往昔皆有才俊仕宦蜀中,想要进取易守难攻、人心排外的巴蜀,利用他们的名望和声脉来攻心伐交是很有必要的,这一项任务将配合伐蜀战役双管齐下,是为时下长安将军幕府最重视的军事行动。

    而与骠骑将军府暗中筹备伐蜀战役的同时,取得南阳战事胜利的许都也在谋划大规模的迁都事宜。

    许都,司空府。

    “司空,迁都之事是非行不可了?”

    尚书令荀彧面容上带有忧色,他坐在席上,抬眼看向上首的曹操。

    “嗯。”

    经历丧子之痛,面容憔悴的曹操点点头,没有多言解释,了解他的人却清楚,这是曹司空深思熟虑后的表现。

    荀彧见状也陷入到了沉默。

    这一次曹军能够在南阳击败荆襄、关中的军队,除了曹操的杰出指挥以及曹军将士的奋勇作战外,担负大军后勤重任的荀彧也是功不可没,哪怕不时遭受敌将张辽麾下轻骑袭扰粮道,荀彧还是竭尽全力组织兖、豫民役,与后方将领于禁按时地把军粮送往曹军的南阳大营。

    荀彧原本以为在收复了南阳之后,许都朝廷的压力会大减,可没有想到率军得胜返回的曹操却匆匆召集心腹谋臣谋划起了迁都之事。

    且不说迁都一事工程浩大,牵扯到了各方利益,单单就摇摇欲坠的汉室威严而言,也不啻是一次巨大的损伤。

    如果此次迁都成行,那汉室朝廷的都城就是这十年间的第四次迁徙了,古往今来,还从来没有一个频繁迁徙都城的帝国能够长治久安的,从另一个维度思考,它甚至隐隐在暗示着大汉国祚走到了尽头。

    一旁的郭嘉见到荀彧沉默不语,知道他内心对曹操再次迁徙都城的行为是有所抗拒的,当即开口说道:

    “令君,此次帝都迁徙,明公全然是为了朝廷和天子着想,关西士马骁锐,常有长驱许都之意,前番就有不少敌骑杀入到了颍川境内,而攘除关西奸凶,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为保天子及满朝公卿的周全,这朝廷另徙他地是势在必行了!”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