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1.5【三合一】_七零海岛随军养娃小说全文免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章 1.5【三合一】

第(2/3)页

过书啊?”方玲一脸惊讶的问。

        姜玉华知道自己是因为生的晚,再加上碰上了好爹娘才能读书的,不想在其他人面前瞎炫耀,只好说,“是的,读过一些,教孩子没问题。”

        “真好。”方玲满眼羡慕,突然想起来件事儿,又问,“那你知道学校学费要交多少不?我们前两天都听说需要要重新办起来,但都不知道学费,要是太贵了,咱们也负担不起。”

        “应该不会太贵的,领导们办学校,本质上是想给咱们更好的生活,怎么可能要太多学费,大家都能负担的起。”姜玉华索性拿了几张长凳出来,一群军嫂坐在院子,这就聊开了。

        “那就好,以后岛上有了学校,娃们关进去不乱跑,咱们也轻松了是不是。”方玲夹着鞋垫子,笑眯眯的说。

        她之前是觉得读书没啥用处,但在学校就不一样了,学校有纪律,就算不让他们学知识,知道体贴父母,啥事儿能干啥事儿不能干,这也是很好的。

        “谁说不是,我这不是又怀上了,我家狗蛋天天上房揭瓦的,哎哟,光是给他洗衣服都洗不过来。”陈秀在旁边接了一句,“现在月份小还好,要是等肚子大了,他还到处乱跑,只能老胡给他洗衣裳啦,现在好了,有了学校,把娃们关教室上学去,我也能轻松不少。”

        “嫂子怀孕啦?”姜玉华乍一听,可高兴了,也忍不住想,她啥时候能跟二哥生个自己的宝宝,这该多好。

        陈秀抚着肚子,笑着点头,“怀上了,才三个月,之前一直没敢往外说,现在才敢告诉你们。”

        “你这下再生一个,哪有钱供狗蛋读书啊。”

        旁边传来了胡娣来的一句话。

        俗话说,就是三年大旱,也总有不盼着下雨的人。

        大家都高兴娃娃能有学上,去学点知识了,胡娣来就不高兴,既觉得姜玉华年纪轻轻,也就读了点书,凭啥去学校当老师拿工资了。

        再一个,她又觉得送娃去上学的都是钱多了烧兜,娃在家自己教不行吗,现在读书还有啥用,都给人打成了臭老九。

        “再说了,在家教孩子不行吗,还省点钱呢。”胡娣来又自顾自的说。

        她本来是想着,还能有两个军嫂附和自己的。

        谁知道气氛当场就冷了下来,一群人全都转过来,眼也不眨的瞅着她,好像她说了什么蠢话。

        可不就是蠢话,自己在家教能教啥?娃听不听?而且,天天洗衣服做饭,有时间教吗?

        收敛了笑容,姜玉华语气淡淡的,“咋就没钱供狗蛋上学了,学费不会贵,而且郭营长工资也不低,供两个娃不是问题。”

        事实上,在整个家属区,跟胡娣来一个想法的人还不少呢。

        这时候军嫂们就分成两派了,一派因为工作忙,或者忙不过来家务,哪怕省点口粮钱,也坚持要把孩子送到学校上学读书。

        另一派呢,就是胡娣来这样的想法,觉得读书这东西,可有可无,不上学还给家里省钱了呢,而且学校请的老师居然是姜玉华,年纪轻轻,她能给娃教些啥?

        这些军嫂里还出了个奇葩杨彩丽,她知道姜玉华要当老师,差点没气的把杯子摔了,既觉得玉华教不了什么东西,但是,又坚持要把孩子送去上学。

        反倒是岛上的渔民们给娃报名是最积极的,他们平时要出海打鱼,娃就放在家里到处乱跑,一不留神就容易出事。

        这时候领导说要重新办学校,天哪,谢天谢地,有个地方能拴住他们,而且渔民们吃够了没文化的苦,更加迫切的希望自家孩子能通过读书,出人头地!

        这不,学校刚打扫完,部队想办法弄来了桌子和椅子,这就准备开学了。

        因为开学的第一个学期,上学的孩子不多,一共一百多个,分了两个班。

        也是为了看效果,所以只招收了两个老师,要是等第一学期效果不错,孩子多了,才会考虑继续扩招老师。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早上给三个孩子做了一碗玉米碜子,配上咸菜,吸溜吸溜的吃饱了肚子,孩子们就抱着个本子上学去了。

        姜玉华作为老师,当然也要去上开学第一课。

        建安和平安兄弟俩,一早就被等在门口的狗蛋国庆给喊走了,说是要去看学校长啥样。

        姜玉华牵着安安追在后面慢悠悠的走着。

        学校是部队刚来的时候建造的,反正岛上地方大,学校也建的大。

        一堵大围墙围住了学校,前后三排屋子,每排三间屋子,这是教室,前面还有一排的大树,教室的旁边是块空地,也绕着种了很多书,全当操场了。

        这就是孩子们的校园,虽然很简陋,也没有后世那么多的高科技教具,但贵在干净整洁,而且到处都是树,郁郁葱葱的,让人进来就觉得心情倍棒。

        走到最左边教室的时候,姜玉华脚步一顿,听见墙边居然有人在说话。

        “根生,妈还要去上班,这是炒蚕豆,上学的时候肚子饿就吃两个,不许给别人吃。”说话的是杨彩丽,正在叮嘱儿子呢,她果然没送小丫来上学。

        鲁根生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吃了,嘴里嘎嘣嘎嘣的嚼着蚕豆,还在点头,“知道了妈,你赶紧走吧。”

        杨彩丽还是不走,又说,“那你还记不记得妈在家跟你说过啥?”

        “好好上学,回家以后把老师讲的啥告诉你,把老师在干啥也告诉你。”鲁根生立刻就背了出来。

        “嗯,乖儿子,去上课吧。”杨彩丽终于满意了,起身拍了拍灰,哼着歌就走了。

        姜玉华听完了全过程,差点没笑喷了。

        她还以为杨彩丽怎么就转变思想,愿意把她家的大宝贝送过来听她上课。

        万万没想到,杨大姐本事不小,送了个小间谍来了这是。

        对此,姜玉华只觉得可笑死了,她能听到个啥?听她教小孩123?还是教小孩学拼音?

        正想着,鲁根生从旁边跑出来,一颗接着一颗的吃蚕豆,差点没撞到姜玉华。

        “姜阿姨。”这小家伙早把妈妈叮嘱的事情忘了,怯怯的看着姜玉华。

        小孩嘛,对老师有种天然的敬畏。而且他性格有点软软的,看谁强硬就跟谁玩儿,前两天还认高大宝当老大来着,这两天屁颠屁颠的追在建安后面,要建安带着他玩。

        姜玉华点着他的小鼻子说,“鲁根生同学,以后在学校,请你叫我姜老师,还有,上课的时候不许吃东西,会影响到其他同学学习的,走路的时候也不能吃,很容易呛到。”

        “知道了吗?”

        “知道了。”鲁根生立刻把蚕豆塞进口袋,又说,“我听话,你能让建安哥哥带我玩吗?”

        “这我还真办不到,不过你好好学习,建安最喜欢好好学习的孩子,现在在门口排好队,我要点名。”

        站起身来,姜玉华朝着教室里喊了一声,“所有同学都出来,我们现在来点名。”

        刚一说完,另一个教室就走出来个二十多岁的女同志。

        “你就是另一个老师吧?我叫林芳,是从外面招过来的。”那女同志笑着,就来跟姜玉华打招呼了。

        姜玉华有点意外,她是听说从外面招了个女老师,没想到这么年轻。但也很快笑了起来,“对,我叫姜玉华,林老师你好,以后咱们是同事,多多交流呀。”

        “是我要向你多多学习,我听说你是师范大学毕业的。”林芳特别客气的说。

        “只是读了一年,学校停课了。”

        “那也了不起,我当时没有考上大学,只能在家待业,要不是这次部队招老师,我还得在厂里当临时工呢,也是运气好,大家一听要来这么远的地方,还不能回家,全都不干,谁知道工资这么高,他们知道了非得打破头了不可。”林芳笑着感慨,听上去林老师很健谈呀。

        她又问,“这小闺女是你的孩子吗?真可爱。”

        “是的,以后我得带着她一起上课。”姜玉华笑了笑说,“时间不早,咱们还是赶紧赶紧让孩子们分班,开始上课吧。”

        所有小孩乱糟糟的在教室门口的空地上站着,一眼看过去,能明显的看出男孩多,女孩少,一百多个孩子里,只有三十多个女孩儿。

        而且姜玉华目测着,这些女孩大部分都是部队军官的孩子。

        她暂时管不了这些,就说,“大家听我说,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我叫姜玉华,现在念到名字的同学进二班。”

        分班都是提前分配好的,按照学生的年纪来分,尤其小的就在一班,比如平安这种六岁的孩子。

        年纪稍微大点,又不满十四的孩子就分在二班。

        一班林老师是班主任,小豆丁们全乖乖的进去上课了,姜玉华就开始念二班的名字。

        “胡卫洋。”

        狗蛋站在队伍最前面,还没有反应过来,左看右看,新鲜着呢。

        建安从后边过来,一把推了他,“胡卫洋,我妈叫你呢。”

        “啊,阿姨我在。”狗蛋后知后觉的说。

        “在学校我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