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8 演绎(2)_奋斗在苏俄TXT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978 演绎(2)

第(3/3)页

,不管是削减党员干部薪资待遇,还是加强法制建设,亦或是加强党内监督之类的举措,其根本都是在切割既得利益者们的权益。

      如果说联盟核心领导层的意志能够保持一致,党内高层没有派系之间的权力纷争,甚至是只要中央主席团能够在相关的政策上稳住立场,那么贝利亚所提出的这些改革措施,自然都能顺利的推动下去,那些党内的既得利益者即便是有所抵触,也不敢公然跳出来反对。

      但问题在于,这些前提条件根本都达不到,贝利亚本人也没有斯大林同志那么高的权威,因此,他为了树立个人形象而推出的那些改革举措,不过是给他自己准备的一个棺材盖,他在这些举措上花费的精力越多,雕琢的越精细,这个棺材盖就越是沉重。

      现在好了,贝利亚所做的一切都为赫鲁晓夫做了嫁衣,前者将得罪人的事情都做了,后者只需要跳出来推翻他所提倡的一切,自然就能获得利益受损者们的支持。

      如今,一切的局势都明朗化了,如果做一些政治划分的话,那么贝利亚无疑就是联盟内部“激进改革派”的代表,这些人在斯大林同志病逝之后,迫不及待的想要做出彻底的改变,不仅想要改革斯大林时期的对外政策,也想要改变联盟的内部政策。

      他们察觉到了联盟自身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比如说经济上的、政治上、法制上的,乃至于党内的,因此,他们想要采取措施,锐意改革,以便纠正这些问题。考虑到联盟现在所存在的问题,是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积存下来的,要想纠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少,在做这些改革的时候,联盟需要一个稳定......至少是平稳的外部环境,因此,他们在对外政策上,主张结束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敌对态势,甚至不惜为此对那些老对手们做出一定的让步。

      而马林科夫所代表的,则是联盟内部的“稳健派”,他们同样看到了联盟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也知道有些改革不做已经不行了,但考虑到联盟的现实,包括内部和外部的现实环境,他们不主张进行大刀阔斧的全面改革,而是主张从某些先作改良,逐步解决联盟现实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至于说赫鲁晓夫所代表的一派,他们也不能算是“保守派”,在维克托看来,不管是赫鲁晓夫还是布尔加宁,他们同样也是倾向于改革的,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同样也是激进的改革派,他们与贝利亚的区别,只是在对外政策上,但其力主改革的倾向是没有变化的。但问题是,在过去五年中,赫鲁晓夫他们在与马林科夫、贝利亚的竞争中,处于全面的弱势一方,而且还在被日益边缘化,他们要想推动自己的改革政策,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得获得足够的发言权,换句话说,就是他们得先掌握权力才行。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