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3 重返莫斯科_奋斗在苏俄TXT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953 重返莫斯科

第(2/3)页

志提交给中央主席团执行局的,在文件中,他以莫斯科汽车制造厂为例,明确提出了其对联合企业模式的反对意见。

  按照萨布罗夫同志的说法,莫斯科汽车制造厂从一九三零年投入建设,其在长达二十五年的时间里,只推出了一款车型,即老旧落后的莫斯科人401型轿车。纵观莫斯科汽车制造厂的历史,其之所以在漫长的二十五年时间里,只推出了一款车型,并不是说这家企业缺少创新能力或是设计思维,而是因为在建厂之初,因为大而全小而全的建设模式,企业主要的生产工艺已经被固化了,新的产品设计很难投入实际生产。

  而萨布罗夫同志认为,同样的弊端既然在莫斯科汽车制造厂身上体现出来了,那么在列宁格勒计划建设的十六家联合企业中,这样的弊端显然也是难以避免的。

  另外,萨布罗夫同志在文件中专门指出,如果列宁格勒模式在全联盟范围内进行推广的话,那么联合企业的模式又该如何推动呢?是将联盟范围内的同一类型企业都集中起来,建立一个超大型的企业联合,还是单纯以区域划分,建立若干个同一类型的大型企业联合?

  以钢铁企业为例,如果选择前者,那么就是要将全联盟范围内的钢铁企业都联合到一起,考虑到原材料以及市场差异的问题,这样的大型联合企业且不说能不能建立起来,即便是建立起来,也会造成生产成本上的巨大浪费。

  反之,若是选择后者的话,那么一个个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建立起来,其本身就是对生产资料的极大浪费。

  所以,萨布罗夫同志给出的最终意见,就是国家计委不赞同这种建立大规模企业联合的做法,至少,是不赞同这种模式在全联盟范围内推广。

  在文件中,萨布罗夫同志的语气不甚好,看得出来,他很是不赞同维克托的提议。不过,就维克托本人来说,他倒是不介意萨布罗夫恶劣的态度,在他看来,这种纯粹基于政策观点而产生的分歧,是非常正常的。萨布罗夫同志不是单纯为了反对他而反对,也不是为了某种权力的争夺,他在组建联合企业的问题上,本身秉持着就事论事的态度,他反对的立场和出发点,维克托是可以理解的。

  作为重生者,维克托知道前世的俄罗斯在发展联合企业这方面,是取得了很大成绩的,诸如联合铝业、联合航空、联合造船等等,这些企业都是通过大型联合的方式,在国际市场上打出一片天地的。但可惜的是,前世的维克托对这方面的东西并不怎么关心,因此,他只知道俄罗斯在企业建设上走了联合企业这条路,至于说这条路具体是怎么走的,他却不甚了了。

  也正因为自己对联合企业这条路缺乏了解,维克托才没有积极在全联盟范围内推动这项改革,更多的,他还是希望能够将问题拿出来讨论,以集体领导制的原则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