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8 列宁格勒模式_奋斗在苏俄TXT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948 列宁格勒模式

第(3/3)页

  在纲要最初下发的时候,几乎没有人把这太当回事,毕竟这么一份简单的纲要显得太空泛了,没有任何具体细化的东西,也没有任何考核检验的规条和措施,看上去,就像是喊了几句空洞的口号似的,没有任何价值。

  而在随后的这五年时间里,列宁格勒州委、州苏维埃执委会,似乎也没有在这个实施纲要上做太多的工作,仅有的两点,就是州委、州苏维埃执委会加强了对州内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同时,对各个企业、集体农庄加强了监督,以减少职业病,改善工厂工人和农场工人的医疗保健、文化生活、工作条件以及生活条件等等。

  在最初的两年里,州委和州苏维埃执委会所做的工作,看不到任何的效果,但是,到了最近两年,一些积极的变化开始在全州范围内显现出来,尤其是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方面,积极的效果是非常显眼的。而高效的劳动生产率,带来了经济的蓬勃发展,也带来了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报纸的报道中,科兹洛夫同志提出了“社会经济计划”的概念,他谈到了五年前,州委制订发展计划的时候,维克托提出了列宁格勒州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三个特点:劳动力不足,尤其是高水平的技术性劳动力不足;生产环境和条件亟待改善;各地方领导机构有改善经济的诉求。而州委和州执委会随后所制定的策略,就是从这三个方面做出的。

  而在谈到今后工作的时候,科兹洛夫同志提出,列宁格勒的经济正在变得越来越专业化,同时,传统的轻工业正在逐步衰落,换句话说,在今后几年里,列宁格勒的经济发展将依靠专业化、技术密集型产业,而这类产业的发展,则依赖于引入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线,而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一系列工厂和研究机构的协调努力。为此,在维克托同志的领导下,州委、州苏维埃执委会提出了建设“生产联合企业”的构想。

  所谓的生产联合企业,就是以地区为导向,将一系列工厂、学校和研究机构联合到一起,建立起一个具有规模化的大型企业联合,其性质类似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托拉斯”。而按照科兹洛夫的说法,列宁格勒州将在随后的五年时间里,建立十六家大型生产联合体。

  最后,科兹洛夫同志提出,在下一个五年计划中,职业教育、技术引进以及生产联合企业,将是列宁格勒州的三大重点工作项目,他希望能够通过下一个五年计划的努力,将“列宁格勒模式”的版图补充完整。

  “列宁格勒模式,”维克托的唇角勾勒出一抹笑意,他屈指在报纸上弹了弹,随后微微抬起头,朝车窗外看过去。

  是的,“列宁格勒模式,”这个词是科兹洛夫自己提出来的,而且在过去两年里,他时不时就会将这个词拿出来谈一谈。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