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 症结所在_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19 症结所在

第(3/3)页

的!”

  这些俘虏听了,都是将信将疑。不止是他们听说过朝廷杀俘的事情,而且在叛军那边,当然也不会听到朝廷的好话。

  刚好这个时候,定州知州领着地方官员匆匆赶来。

  哪怕是首辅来了,他们都未必会出迎。但是,兴国公来了,权势之大,连天启朝九千岁都要甘拜下风的。

  谁要是得罪(弹劾)了兴国公,那是抄家问斩!

  谁要是抱到了兴国公的大腿(被兴国公举荐),那是平步青云!

  这种情况下,谁敢怠慢兴国公?

  张明伟一见,心想来得正好,便当即吩咐定州知州,让他派人给这些俘虏登记造册,全部往北送去。

  “国公,安置他们,下官责无旁贷。”定州知州听了,立刻领命,但是话锋一转便又说道,“但这五千多张嘴,每日所耗粮食皆是不少,这可如何是好?”

  这就是症结所在了!如果不是从晋商哪里缴获了大量粮食,还真是没法平叛!

  这些明显是被贼人裹挟的百姓,杀了?对不起良心,一般人很难下这个军令!

  可如果要是不杀,安置他们会牵扯军队的精力,一如前锋被拖住一般;他们也不可能自带干粮,又会消耗军队所带粮食,成为一个大负担。

  就算地方上能帮军队接受俘虏,可要是没粮食的话,这种年月,地方上也不可能有多少存粮的。

  那要是不管他们,放了他们?这么一来,他们没得吃的,最终还是会走上做贼一途。

  所以说,明末这个时候,真得是难!

  和流贼打仗,难点不是击败他们,而是要消灭流贼的核心力量,妥善安置被裹挟的百姓!

  “粮食问题,你不用操心,我事先就已经有安排,一路之上,从京师那边,都有粮食预备着。”张明伟交代定州知州道,“你最为重要的,是给他们登记造册编组,然后送往北方便是!”

  定州知州一听,当即大喜,最难的问题解决,登基造册,只要有国公的军队在附近,他就不担心城防问题,可以组织定州民壮来看押和登记造册。

  那些离得近的俘虏,听到他们的对话,明白自己能活下去,一个个都是喜极而泣。打听之下,张明伟的名声便也在这些俘虏中传开了。

  在张明伟继续领兵南下,和左良玉所部叛军主力决战之时,捷报也传到了京师。

  “国公初战,不费吹灰之力破敌,杀三千,俘五千,己方几无损失,大捷!”

  崇祯皇帝听着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念着捷报,不由得龙颜大悦,当即大声叫好道:“好好好,先生不负朕望,不错,不错!”

  说完之后,他看到底下的臣子反而一个个都没什么高兴的样子,便有点奇怪地点名问道:“堵卿以为此份捷报不实?”

  内阁辅臣堵胤锡一听,连忙否认道:“微臣以为,捷报属实!”

  “那朕为何看着你似乎不怎么高兴?”崇祯皇帝听了,立刻追问道。

  堵胤锡一听,转头看了下其他同僚,然后才回奏道:“陛下,以国公之兵力,初战告捷,意料之中。这接下来和左良玉叛军主力的交战,才是至关重要。微臣有点担心的是,初战胜利太过容易,不知道国公那边,是否会轻敌?”

  “是啊,朝廷剿贼,初期多是胜仗多,可打到最后……”左懋第也是跟着奏道。

  话没说完,意思却是明白。

  这一下,崇祯皇帝立刻明白他们听到捷报之后不怎么高兴的原因了。对此,他眉头一皱之后,便连忙说道:“如此,卿等立刻去信,告知先生要小心!”

  听到这话,堵胤锡带着一丝苦笑道:“没想到战事会那么快,按照这份捷报上所写,国公那边这会儿应该是已经和左良玉所部叛军主力开始决战了!”

  “……”崇祯皇帝一听这话,一颗心顿时就又提了起来。

  先生之聪明,应该不会轻敌吧?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