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二章 战争转折点_1889远东枭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六二章 战争转折点

第(2/3)页

损失,明眼人都可以看到德国已经是后继无力了,但是协约国也并不好受,他们也承担了巨大的损失。

  但是中国在六月之后态度有了一些细微的转变,德国从中国得到的物资量开始缓慢的下降,随后中国更是借口北海局势复杂,中断了中德航线,现在同盟国想要获取物资无论军用还是民用都只有法奥港这一条路可走。

  中国态度的转变和美国陆军在欧洲战场上的表现使得协约国意识到他们或许能够让中国也卷入这场战争,

  中国拥有上百万经过训练和武装的军队,如果送到欧洲来只需要经过短期的适应性训练便可以走上战场。

  战争打了快四年,欧洲战场上的将军们对于新时代的战争思想转变的非常快,但是一些固有的老传统是不那么轻易会改变的,

  现在在战场上还停留在堑壕战相互消耗的思维上,谁的兵力充足、装备精良谁便可以赢得最后的胜利。

  不过中国虽然暂停了北海航线,并且开始以德国支付能力存疑为借口降低对德出口,但是依旧坚持不参加战争,这也让协约国感到无可奈何。

  而到了俄国新一轮革命爆发后,协约国就知道中国更不可能参与对德作战了,同时协约国此刻也不希望中国将兵力调到其他的地方,

  他们希望中国能够进一步的支持俄国临时政府,出动国防军干涉俄国革命,为此协约国愿意付出一定的代价,

  他们表示支持中国在俄国联合政府中有一定的优先指导权,协约国的目标不会改变,俄国新政府必须被摧毁。

  中国最终答应干涉俄国革命,不过具体时间,中国却坚持等到1918年春再说,因为现在正值冬季,西伯利亚极端的天气并不适合出兵。

  同时中国政府也认为在这种天气下,俄国新政府是不可能向西伯利亚发起进攻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