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逼迫下的备战_1889远东枭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四章 逼迫下的备战

第(2/3)页

驳斥了慈禧的训斥,并声称日本的最终目的是将满洲给夺走。

  北洋本来可以不用作战,只需要将辽东半岛守住即可,但出于对大清国的忠诚,他们依旧准备消灭日本人的野心。

  这番言论将慈禧架在了火上烤,不提汉臣,就连怀各地和八旗都开始在私下里嘀咕,汉人都知道保全满洲。

  北洋在舆论上占据了上风,开始利用慢慢形成的民族主义团结国民又用大义压着中枢不得不同意他们的备战计划,对北洋进行支持。

  慈禧之前因为对日本威胁不闻不问,还训斥要保卫祖宗龙兴之地的汉臣的举动让她很快意识到危机,这让慈禧不得不忍痛放缓给自己过大寿的计划。

  这让中枢的主战派欢欣鼓舞,其中就包括翁同龢,政治反复无常的一面出现了,原本和李鸿章绝对对立的人都能找到共同的语言,并为一个目标形成统一意见,虽然只是明面上的。

  光绪皇帝为此给已经成为影子盛京将军的依克唐阿下旨,必须支持一切的备战行动,全力保证祖宗之地的安全。

  依克唐阿这个被慈禧寄予厚望的人并不懦弱,接旨后第一时间联络北洋,同意了北洋更加复杂的铁路计划,并开始更认真的修筑防线。

  王启文通过不断的运作,终于改变了局面,接下来,总算可以开始真正制定朝鲜战略了。

  ……………………

  91年冬,天津直隶总督府。

  今天对于李鸿章乃至整个淮西都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自从剿灭捻军,淮系各部队分驻各地以后,这是几十年以来第一次如此大规模的集会。

  虽然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当初的老将们死的死,退休的退休,许多人也不再是当初的勇猛将领,但是李鸿章看着老老少少依旧感慨万分。

  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纵横疆场,统领淮军南征北战的时候。

  而除了淮军旧部以外,南洋,广州,台湾甚至南洋的华商也都有派人来,这点让李鸿章十分高兴。

  自从北洋搞了个督抚同盟以后,马上开始鼓励南洋华商投资,在北洋各地陆军以及督抚大军的刺刀保护下,他们的经济确实有了好转。

  在经过短暂阵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